冬日抚胃
2018-12-17
Pho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北越南,原本是一种清晨和傍晚才贩卖的街头小吃,后来被越战后流散到世界各地的难民发扬光大,成为风靡全球的亚洲美食。如今无论是在巴黎的街头,鹿特丹的菜市场,还是纽约的偏僻小巷,身在异国他乡的你或许都可以在一碗温热的越南河粉里寻得一份“隔壁的乡愁”。
越南显然是一个受殖民影响很深的国度,曾经的很长一段岁月里,它是中国的附属国,而后又成为法国的殖民地,虽然这之后越南独立,但是这段历史却不可回避地体现在了越南文化的方方面面。就拿越南河粉来说,越南粉在当地的写法是 “Pho” ,接近粤语“粉”的发音,而用大米制粉的做法及河粉的口感,也同广东河粉相似,有一部分人认为,越南河粉正是由20世纪初的大量广东移民带入。
而越南河粉的发展则要归功于20世纪初的法国人。法国人的口味,给殖民时期的越南带来了变革式的影响。
在法国人到来之前,越南人还没有吃大块牛肉的习惯,法国人占领河内后,越南人受法国人爱喝牛肉汤的影响,便把牛肉和河粉放到牛肉汤里,制成富有特色的越南河粉。除了生牛肉粉之外,Pho用洋葱和牛骨熬制出来的清汤完美展示了法国人的情怀。
常见的越南河粉有三种:生牛肉河粉、熟牛肉河粉和鸡丝河粉(由于周一和周五市场上不出售牛肉),其中以生牛肉河粉最为闻名。
越南与法国的渊源还体现在了越南的文字上,越南语也习惯把形容词放在名词后面,牛肉是bo,鸡肉是ga,所以牛肉河粉就是Pho bo,以此类推。
越南粉到了巴黎,都会标明北越做法、顺化做法和西贡做法。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数以百万计的越南北部居民往南迁移,于是越南粉在南部渐渐流行了起来。北部做法河粉粗而且阔,通常不加配菜,但加更多青葱,在巴黎稀少些;西贡做法,面粉纤细得多,配菜也更加丰富,鲜里带甜,且微微辣,在巴黎甚为流行。
Pho的原料
一碗Pho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河粉、汤底、肉和配菜
巴黎街头的Pho馆,你要一碗西贡河粉,按例是这么个配置:一个广口深肚碗端上来,里面铺着的是细白滑润的粉。另给一个大碟子,中间横着青葱、薄荷、豆芽和香菜叶,凭你自选;另有一小碟,切开的青柠檬和泰国红椒。再好一些的店,会上来一碟子洋葱、一碟子鱼露,请你自己酌加。
人们总是通过汤底来判断一碗pho好不好吃,巴黎的Pho里,汤头按例是牛骨、牛尾熬的。那一大锅熬制几个小时的牛骨汤散发着浓郁的肉香,需不断捞去浮渣,才能成全一锅清澈而浓甜的汤底,其味道让人欲罢不能。除了牛骨、牛尾,汤中还可加入牛腩、牛筋、烤洋葱、烤姜和其他香料,牛肉汤中的姜主要是为了去除牛肉的腥味。
一碗好的越南河粉,汤汁鲜甜,河粉有韧性,配上爽脆的豆芽,口感富含层次。东南亚香草叶发出的淡淡幽香的味道和牛肉热汤的腾腾暖意,恰好地连结着欧亚大陆。
越南人曾经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飘零散落,在远离家乡的世界各地重新扎根。一碗靠谱的越南河粉里勾起你对家乡的热饭热菜无尽思念, 这份“住在隔壁的乡愁可以一扫你胃中好几天累积下来的油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