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酒店时刻 酒店资讯

如果房企看不到这些变化 三年后只能眼红了

2018-11-16

04

其实,企业业务转换背后的逻辑无非两种,一种是外部政策推动,一种是内部需求推动。外部政策推动主要体现为来自供给侧的变化。比如政策切换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会形成新的投资风口从而创造出新的供需市场;内部需求推动则更多体现为需求侧的自发性满足,比如城市化、养老、改善置换需求。

既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那么就具备外部政策推动的效应,主要一线城市土地供应端的结构性变化就有可能对未来企业的业务变革形成重大影响。

  也许,企业当下对这种结构变化的感受并不明显,因为市场短期主要还是受信贷变化、限购限售等政策的影响。

而土地端结构性调整主要影响的是未来3-5年后的供应格局。如果这种调整从2017年开始算起的话,估计3-5年后会调整到位,关键转折节点应该是在2020年左右。

而且,2020年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程度会逐步加深。

24.jpeg

留给企业完成业务结构转型的时间也就只有三年左右的时间。

  所以,考虑到未来3-5年土地供应模式变化的影响程度将日益加深,企业如果要在未来保持稳定的规模增长就必须从战略上进行业务结构的调整。

过去,那些在面对政策切换,适时完成业务结构调整的企业也获得了相应的规模增长

  十二五时期中国大力建设保障房,部分企业将开发重点转向保障房,成为保障、安置房领域最大的开发商;

  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背景下的供地模式开始兴起后,提前布局一二级联动的企业获得了进行城市片区综合改造开发的机遇;

  以推动产城融合为宗旨的产业新城、特色小镇供地模式兴起后,在产业新城领域持续深耕的企业其规模增长得到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目前,大型城市源头性的土地供应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未来如果一半左右的供应规模是非普通商品住宅,而房企还是按照以往单一化依靠普通商品住宅的规模增长策略,那么在未来的3-5年内还能保持快速增长?

分享到

日本最美无人车站 沉入海中的铁轨绝景
周辉英出任北京三里屯通盈中心洲际酒店市场销售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