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民宿面临洗牌,疫情让“大考”关口提前
2020-02-14
国内民宿经过六年发展,尤其是2018年以后数量快速增长,以江浙沪、云南、厦门为重点区域,形成了规模化、连锁化、高端化的趋势。与此同时,由于同质化竞争严重,2019年国内民宿增长乏力,进入瓶颈期,面临入住率持续下滑的困境。
对国内民宿业来说,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春节预订取消的损失,更是2020年的全面洗牌——关停、投资受挫,部分网红民宿更面临“众筹”资金还款的压力。但从长远来看,民宿本来就是慢行业,此次疫情打击了泡沫化的投资热潮,反而可以让民宿行业回归本质。
本文受访者:顾军,乡伴创客学院院长,田园梦想家创办人。
“春节是漫长淡季之前,最后一次赚钱的机会”
新京报:据一些民宿老板说,春节是他们的营收旺季,此次疫情导致订单临时取消,损失惨重,你怎么看待此次疫情给民宿行业带来的经营压力?
顾军:对民宿来说,春节之后是长达3个月的淡季,因此可以说春节是漫长淡季之前,最后一次赚钱的机会。而此次疫情的突然暴发,让很多度假型民宿可能至少4个月“颗粒无收”。其中,三亚、云南地区的民宿受影响最大,北方会好一点,毕竟春节期间本来就是淡季,有的民宿甚至是休业状态。
整体来说,民宿在此次疫情中受到的影响比酒店和餐饮要小一些,毕竟体量小,在非常时期有一定灵活性。民宿的运营成本主要是租金和人工,因此大型民宿,比如重投资的精品民宿、连锁化民宿的运营压力会更大;而自有物业的单体小型民宿压力相对小一些。
新京报:目前阶段,民宿应该做些什么来降低损失?
顾军: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疫情发展还不明朗,很难有明确的应对措施。如果第一季度疫情就能结束,4月之后各家民宿可以逐渐开业,还不会有大面积的伤害;但如果整个上半年“报废”,那势必会关停一大批民宿。未来两周是比较关键的阶段,基本可以预估此次疫情的影响周期,另外国家更多的政策也会相应推出。
大面积关停无法避免,要避免民宿产业硬着陆
新京报:目前民宿行业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顾军:对民宿行业来说,2020年本来就是“大考”之年。尤其是那些网红民宿面临“众筹”还款的关口,而此次疫情让下半年的“大考”直接提前到第二季度。2016年、2017年,正值民宿最火的时期,有些网红民宿资金的30%-40%来自众筹,它们无疑会受到重创甚至破产产生坏账。一些前期就有资金问题的民宿,有可能会在疫情之后发生“暴雷”,从而牵连整个民宿行业。
新京报:哪些援助和政策对民宿行业来说是切实有效的?
顾军:减免租金和免税当然很重要,但仅仅这些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些针对民宿的援助性资金。然而,民宿是一个小而脆弱的产业,又非常分散,差异性极大,很难有针对性的政策能全面覆盖。可以说,2020年民宿大面积关停无法避免,要避免民宿产业硬着陆——也就是说,对于今年可能出现的大规模关停、烂尾甚至债务破产,各地政府要有准备及相应解决措施,不要让刚刚开始的民宿产业受到长期重挫。
重新洗牌,民宿行业回归“慢行业”本质
新京报:疫情结束后的民宿消费市场会发生哪些变化?
顾军:人们更需要性价比高的乡村度假,简单地说,就是去周边的乡下透一口气,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在消费升级氛围中一掷千金,追求时尚的、个性化的高端民宿。国内一些民宿的价格太高了,有人开玩笑说,在莫干山的民宿住一晚的价格,可以去一趟马尔代夫了。
新京报:这次疫情之后,整个民宿行业的市场格局会发生什么变化?
顾军:国内民宿肯定会大洗牌。一方面,重投资的网红型民宿,也就是说那些小型精品度假酒店类型的民宿会走下坡路,一大批将离场;小而美的单体民宿则继续获得发展。另一方面,民宿投资也会受挫,2020年新民宿这块可能成为空白。但从长远来看,民宿本来就是慢行业,利润低,回报率低,此次疫情打击了泡沫化的投资热潮,反而可以让民宿行业回归本质。
新京报:民宿应该如何自救来迎接疫情之后的市场复苏?
顾军:不同区域的民宿运营模式不同,尽量利用本地生态圈来实现区域性自救和携同性自救。以莫干山民宿为例,作为重投资民宿群落,虽然在疫情中受到很大损失,但由于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本地民宿生态圈,可以通过联合本地民宿业主和房东,共同分担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