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翻修升级的得与失
2011-10-10
最近几个月,笔者健身会籍所在的某五星级酒店正在翻修健身中心,与那些新建豪华酒店的健身中心相比,此处超过10年的按摩池、泳池和更衣室确实早该“退役”了。酒店的翻修升级无疑是迫于激烈的行业竞争,为了提升客人的体验与价值、吸引品牌的忠实客人……当然,它也证明了一个营销策略:豪华酒店必须通过花钱来挣钱——酒店翻修升级是创造高收入的办法之一,譬如增加Spa可吸引住店及非住店客人。
中国酒店业内的翻修很有中国特色,典型案例之一是上海费尔蒙和平饭店。和平饭店初建于1906年,在闭关三年、耗费5000万美元翻修之后,客房呈现的竟是数种欧式风格。笔者的几位媒体朋友在参观了新开酒店后,也向笔者确认了其风格的独特性。无疑,目前的欧式风格与和平饭店著名的Art Deco(装饰主义艺术)显然不存在继承或发扬的关系,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还记得负责其翻修设计的酒店设计顾问公司HBA某设计师表示,强势的业主方在修改客房设计方案时耗时甚久,据说有太多领导要审阅、批示,且他们要求的元素更接近维多利亚风格、巴洛克风格……设计公司所出的方案一次次被否定,最终,Art Deco被“混血”了。笔者有点羡慕那些赶在和平饭店改建歇业前、最后入住的客人——包括媒体曾经报道过的一位72岁德国牙医,他们担心的“风格改变”不幸发生了。
不过,风格改变与翻修后酒店的豪华程度是两码事,改建后的和平饭店增设了水疗中心和带有天幕的游泳池。若想见识这座上海传奇建筑的历史则可以求助于酒店内特设的和平博物馆。
如今,翻修改造和升级已经变成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另一个大问题是,如何决定该投多少钱以及该投在什么方面?
主流答案是:高科技。当普通的酒店服务已经满足不了客人的需求时,传统酒店不得不与科技公司合作,推出各种高科技设备,提高酒店吸引力和知名度。
最近,澳洲酒业大亨Justin Hemmes投建的Establishment酒店已正式将iPad 2补充为客房配置,客人还可通过AirPlay、使用大屏幕来播放它们。不过,笔者个人觉得纽约Plaza酒店套房的iPad更好玩,iPad可操控照明、空调系统、预约餐厅座位、唤醒服务,甚至打印登机牌——酒店投资高科技来提升住宿体验和价值,正是翻修的核心所在。
在这方面,浙江杭州黄龙饭店的高科技翻修手笔是一个非比寻常的案例:IBM为它量身定制了“智慧酒店”解决方案,不过笔者们只知道酒店官方所公布的10亿人民币的翻修总投资,这套解决方案是全球首家、自然也不便宜。
其中,客房配备的智能手机在酒店内外都可以使用,而楼内特殊设备会自动感应客人的房卡、引导前往其客房。笔者体验过一次,原因似乎是建筑结构现状在翻修中很难改变——1987年盖的建筑不怎么人性化,走道和楼层让人感觉迷茫。若不派行李员带路,恐怕找房间会难倒一部分客人。不过,高科技系统也有出错的时候,有朋友就被误导过一回,她就觉得黄龙饭店买这个系统是当了一回冤大头。
其实,翻修后黄龙饭店的园林设计挺美,上海鲜少有这样的条件,即便有也快被折腾光了:瑞金宾馆正在翻修改建,把花园草地削去一大片、建起仿旧建筑,虽可为酒店赢得更多客房和收益,但无疑已失去很多特色,伤害了酒店本身的历史积淀与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