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隐于市的魔都都心秘境——上海璞丽酒店体验
2016-07-19
----------------------------------------------------分割线--------------------------------------------------------------
目前为止,我心目中的最佳酒店,没有之一。
上海璞丽酒店。

魔都新雨后,璞丽酒店与静安香格里拉在视觉上错位合体。我认为这两家酒店是可以代表静安寺区域度假酒店与商务酒店的两大巅峰的。
一座以“都会桃源”自我定位的度假酒店,却在常德路1号这样都心中的都心地段,与一干顶级写字楼、顶级商场与顶级商务酒店为邻,乍听上去便无比违和。然有无数酒店评测赞誉在前,又幸得亲身浅尝体验在后,深以为璞丽在这显而易见的矛盾中找到了极其精妙的平衡。
桃源不虚、秘境其然。
/从人间到仙境/
巧设竹径,分隔的是人间与世外桃源。
走过芮欧百货的闪烁橱窗,穿行在越洋广场JP摩根的冷峻俯视下,路对面是人声鼎沸的静安嘉里中心,这一路深刻诠释了寸土寸金的意义。就这样走着走着,右手边突然冒出两行竹林,掩映出一条秘径,仿佛在霓虹都市的菲林上割下一刀划痕,又似有一阵仙气从秘径的另端袭来。
这是人间的尽头。

天圆地方,玄之又玄。
璞丽的用心,在入口仪式感的营造上便显得淋漓尽致。从常德路90度拐进竹径,竹径而尽是一处院落,圆环陈设看似简单,却似有传达天圆地方的意境,同时又引导了第二个90度拐弯。

百态石狮,威严迎宾。
拐弯后未几步,便与一丛石狮迎面。六头石狮傲立石柱之上,神情百态、高低错落,在夜色里更添一丝威严旨趣。(也难怪在多地被各种山寨。)
于石狮处进行第三个90度拐弯,进入一条玻璃幕墙、仿古地砖与百叶帘构成的逼仄通道。通道在光影效果下仿佛时空隧洞一般,将人吸入璞丽的正门——也是我所见过的最小的顶级酒店正门。

隧洞其深,正门半掩。
然而正门并不直接通向酒店大堂。从正门进入的,只是一个小小的门厅。方正肃穆,配以季节性的迎宾摆设与充满巧思的灯光效果,着实进一步增加了对酒店内部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门厅陈设,巧思无穷。
如是,便可以经由第四个90度拐弯,一路拐进大堂。4个90度正好是360度的一个圆,是周而复始的循环,是回归原点的重生,亦是无限。一路曲折至此,你也就彻底完成了自我角色的重置:告别那个尘世里为生活琐事与工作重压忙忙碌碌又浑浑噩噩的社会人,拥抱一个赤裸再生、了无挂虑的真切自我。
从人间,踏入仙境。
/从宫殿到私宅/

大堂局部,光影景物设色和谐。
酒店大堂有一种玄妙的庄严感,似庙堂,又如宫殿。号称30余米整棵柚木的吧台(The Long Bar真是一语双关)、磨得如镜子般光亮的墨色仿古地砖、随处可见的古董家具陈设、大气磅礴的氛围灯光以及整面玻璃后面的竹光水色,都让人恍惚遗忘时空所在。



古董家具与现代家居装饰,毫无违和感。
连电梯也下足设计。全黑的开门与周遭环境完美融合,进一步增进了一种肃穆感。而内部包括玻璃、织物、灯光等多种元素的运用,则延续了时空穿梭的仪式感,或者说是将住客向着秘境更深处推升。

这是一艘时空穿梭机。
电梯开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组砖雕。神话中的神兽在灯光下一路排开,张牙舞爪守护着的,是你的私宅。



房卡。璞丽酒店是由香港Urban Resort Concepts(URC)公司经营管理,亦是The Leading Hotels of the World(LHW,立鼎世)酒店联盟成员。
而桃源生活,在你打开房间门的那一刻,正式开启。房间很大,从整体到细部亦都充满设计感。内嵌织物的玻璃移门、鱼鳞纹的木质屏风与藤编的背景墙,将客房各个功能区块作了有序区分。朴质的灰砖、麻质墙布、橡木地板、黑色家具与白色布草,将性冷淡演绎到极致。全百叶窗帘及各处灯光细节在氛围营造上登峰造极。

客房进门玄关设计。
个人最爱的是璞丽的洗手间。空间阔绰,功能齐备,设计精巧。木质地面在所有酒店的洗手间中都十分罕见,既保留了与房间地面的统一度,更提供了比冷冰冰的大理石地面更温润朴实的脚感。淋浴与如厕区域都是全然封闭独立,断无干扰之虞。淋浴间足够大,内部有镜子和热带雨林喷头,唯缺少一处可以坐着的地方。即使是基础房型,也有着双台盆的配置,大气非常,亦十分实用。

璞丽乞丐房超大的洗手间。或许也是我体验过的最棒的洗手间。
而所有房间都带临窗的大浴缸,配合体贴的浴枕、浴盐与飘窗陈设,一边沉浸于温水中放空自我,一边居高临下看窗外熙来攘往,镜前的你怎能不沉醉、不超脱、不享受这一刻欢愉?

在这里,泡澡才是正经事。
这也是我在酒店里最好的泡澡体验。
房间细部陈设亦颇具匠心,锦上添花之处比比皆是。没有去研究床品布草的品牌,但是支数品质之高,令全棉织物有了如丝绸般的光滑触感。一夜酣眠,甜梦相伴。



不落俗套的欢迎水果与点心。
服务方面,璞丽对待白板住客有如其他酒店对高端会员一般亲切,而且是更真诚、更专业的亲切。茶具、胶囊咖啡机自是一应具全,入住欢迎水果与点心也悉心奉上。而房间内mini 吧全部零食、饮料包括酒精饮料都是可以随意免费享用的,这一点足以让一众酒店集团汗颜。


茶具和零食。大白兔奶糖实在是很有古早感。
璞丽的设计师是印度尼西亚人,而璞丽的泳池还真给人一种置身巴厘岛的错觉。25米泳池这样的指标自是标配,氛围的营造才是一绝。一边是全落地的玻璃窗,窗外是绿树葱郁的静安公园,稍远处有繁华都市的高楼丛林;另一边岸上,床榻一字排开,点杯鸡尾酒就仿佛在热带开泳池派对。




落地窗边的水缸与吊灯设计,尤其有一种巴厘岛的感觉。窗外就是静安公园。
至于餐厅、酒吧与Spa,相信璞丽的水准应当也尚好。不过,考虑到价格辣手,性价比就不好说。至少吃饭的部分,静安寺一带值得去探索的餐厅实在太多,出去逛逛巨富长或许会有更大的惊喜。
------------------------------------------------我是分割线-----------------------------------------------------------
/结语:我们为什么要住酒店?/
曾几何时,我觉得住酒店是出于一种身在外地、没有固定居所的迫不得已,只要能睡就好。毕竟大部分的时间,你需要身在酒店之外。出差办事自不必说,度假旅行的重心似乎也要放在购物、吃饭、逛景点、赶路、拍照……凡此证明“到此一游”的种种之上。至于在当地放着自己的住处不住,还要花钱去住当地的酒店,更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行为。
然而随着年龄与经历的增长,我发现酒店本身也可以是一处目的地。哪怕在同一座城市,酒店的设计、设施与服务,也会让人对这座城市产生不一样的体验与感受。譬如璞丽酒店,虽然身处中国最发达城市的最核心地段,但是某些层面上它与作为一座摩登都市、金融中心的上海的距离远过杭州、南京,甚至是人声嘈杂、游客熙攘的乌镇、凤凰、丽江一流,是超然于周遭的。同时,与本身就坐落于深山野林的度假区不同,它与城市又是紧密互通的,是入则超脱、出则繁华的所在。
能在这样的酒店里浪掷光阴,本身也是一种对戴着面具扮演社会角色的那个你的出逃与放逐。而这种出逃与放逐——或者说是对本我的回归与探索——悦纳了真实的自我,丰富了人生的体验,对我而言很大程度上也是旅行的意义所在,甚至比美食美景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如此,酒店的所在地便不成为住不住酒店的判断条件,而更应考量有无这样的酒店(当然也须同时考量时间与金钱)值得你去住。
而如若条件允许,璞丽于我,无疑是值得的。
以上。
搜索
复制select title,titlepic,id,wr,mr,ri from cha_dingjijiudia.***_ecms_id where id='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