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酒店时刻 玩乐全球

亲历巴厘岛最盛大的节日:加隆安节

2018-04-30

  用“深藏不露”来形容巴厘岛的街道结构绝不为过。无论是偏僻的农村还是小镇,街道都显得狭窄而局促,街两侧矗立着每家每户的围墙,家庙从围墙上方露出半截塔型尖顶,围墙内的屋宇始终半隐半现。

巴厘岛的街道一向显得神秘

  不过今天情况有些许不同。我们的车行驶在狭窄的街道上,两旁规则地布满了一道道高耸且上部弯曲的竹子,远远望去宛如道道拱门,仔细打量,竹子上的装饰花花绿绿的一片,煞是好看。

  “今天是我们的加隆安节。”巴厘人说。

  巴厘岛一年中的传统节日多得数不胜数,最隆重的传统全民节日非加隆安节(Galungan)莫数。节日的初衷是为了庆祝法(Dharma)的胜利,按巴厘岛历法(pawukon)每210 天举行一次,历时10 天。节日最后一天叫库宁安(Kuningan)——巴厘岛众神于加隆安节第一天拜访人间,在库宁安那天离去。同时,节日期间各家祖先的灵魂也会回到原来的家中。所有众神的子民都会借这个节日向神请求宽恕自己过去所犯的错误,祈求未来心灵的平静祥和。

  神灵和祖先的灵魂必须得到殷切的迎接与供奉。加隆安节通常始于周三,不过巴厘岛人繁忙的祭祀准备往往从前一天就开始了——妇女们用椰子树叶编织盛祭品的小盒子“Banten”;男人们在天未亮之前结队去山里狩猎野猪,回来再将猎物切块,放在竹子上烤成各式菜肴。他们还要精心准备由各种蔬菜、香草和香料组成的配菜“Lawar”。所有煮好的菜肴必须在隔天清晨放置在家庙内。祭祀仪式后,家庭成员便可汇聚一堂享用这些美味。

  我所看到的竹子组成的拱门,也是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村里的男人们准备,在长长的竹竿上妆点各种花朵或手工折叠的叶片, 插在街边。所有神像的下身都被包裹在黑白格子的纱笼中,用以表明宇宙间“黑白、正反”的辩证力量。

巴厘岛

竹子做的拱门下,一切已经准备就绪加隆安节当日,我来到了巴厘岛最古老的村落登阿南村(Tenganan), 它位于巴厘岛东部堪迪达萨北面3 公里处的山上。在1970 年代以前,这里还是个封闭的原始社会,只有人类学家才会涉足,因此至今仍遵循着巴厘岛阿加人的古老习俗。英国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曾造访过这里,著名服装设计师Ralph Lauren 为研究巴厘岛传统织物技术,也曾来这里拜访,因为这个村落以IKAT双线编织技术闻名于世——经线和纬线被分别染了颜色,用以编织“格林森”(Geringsing)挂布。在巴厘岛语中,gering 意味着疾病,sing 意为“不”,合起来便是“保证不生病”的意思,听说身着格林森有防身和治病的功效。

  狭长的小径沿路有许多大型凉亭,每个都有特殊意义和作用:有些是村民集会的场所,有些是存储并分配大米的地方,还有专门交流舞蹈的。妇女们头顶着装蔬菜或杂物的硕大箩筐,三三两两地在村内走动。盛装的少女则头顶金光闪闪的花型头饰,将格林森佩带在胸前,伴随着加美兰乐师们时断时续的演奏,翩翩起舞。

献给神灵的贡品

  恰逢巴厘岛雨季,每天总会经历几场大大小小的暴风骤雨, 也让我延长了在村里逗留的时间,得以领略祭祀食物的制作过程。用“茹毛饮血”来形容这个过程绝对贴切:祭祀食物必须由村里的男人负责准备,女人只能在一旁用香蕉叶包米饭。村里的壮男们早已备好几口硕大的铜盆,主菜是“猪血拌椰肉”。首先将新鲜椰子刨成碎片倒入盆中,再将生猪血倒入洁白的椰子片内,用手搅拌均匀。其他菜肴还包括切碎的野猪肉、野菜,混合各种当地香料如小青柠和辣椒。还有度数很高、用红塑料瓶装着的棕榈酒。

  这一盆盆颇为血腥的食物,让人实在没勇气尝试。简单的“烹饪”后,男人们开始分装食物,每个街道可以分到一份用以佐食米饭,男人们在地上铺上一张张黄色牛皮纸,从一个个盆里手抓不同的菜品,整齐地堆放在纸上,分量均等。之后将纸上的菜肴层叠放入空盆中,送到几步之遥的大凉亭里。村民们早已等在那里,准备

  开饭。据说,每户人家至少派一名代表参加这个全村聚会。

  雨已渐小,我踩着泥泞来到村口,又见大约十头水牛站在雨中临时搭建的简易牛棚中,神态安详。它们可不是普通的牛,而是被特选出的“圣牛”,将在之后几天的祭仪中被用来献给神灵。

  刚从登阿南村出来,我便撞见邻村的加隆安大游行——男人们举着各色旗帜缓步前行,女人们把祭品顶在头顶上,一位健硕的男子不断高喝,将刺刀象征性扎向自己的胸膛、手臂,表示祭献,也显示自己受到神灵的保护百害不侵。小男孩化着浓妆,手捧祭品,站在队伍最前面,身后是一队迤逦而行的妙龄少女。队伍齐齐向寺庙方向前进,路边坐满了看热闹的妇女儿童。

头顶贡品的妇女

  巴厘岛家庭很多开支都花在制作贡品上。一户普通家庭每天要作15 个以上的贡品以祭奉祖先和宇宙间不同的神明。市场上可以买到各种包装好的贡品原料。有个简单的方法来区分食物是贡品还是普通的烹饪材料,那就是看有没有包装——贡品原料大多有包装,而烹饪食材通常都是散装货。每天,人们将精心制作的鲜花放在

  任何一个想要表示感恩的地方——电瓶车尾座、电脑上、家门口。供奉结束后,有些家庭会把贡品拿回去吃:心意给了神灵,留下的给人享用。

  单有日常供奉还远远不够。加隆安节的第二日,我的朋友带我来到当地最德高望重的祭司家体验受洗仪式。老人90多岁高龄,皮肤黝黑,瘦骨嶙峋却精神矍铄。他一大早就起床准备了鲜花和水,将花浸泡在水中,并开始念经。他妻子则带领家中女性亲戚制作贡品用的椰子叶小盒子。洗礼仪式自有一套程序:受洗者摊开手掌分三次接圣水,凑到嘴边喝下。之后祭司将浸泡着鲜花的圣水从受洗者头顶浇下去,并挑出圣水中的鲜花插在受洗者头上。接着是贴米——米要贴在几个位置:额头/太阳穴、舌尖、喉咙,分别代表增强人的智慧、口才和良知。

  老祭司很和善地冲我笑,意思是我并非印度教徒,是否确定要接受这样的仪式?我点点头,也双手托水喝下,最后祭司帮我在头上别了两朵花,贴上米,完成了整个过程。

  Elizabeth Gilbert 的小说《饭祷爱》(Eat, Pray, Love)和Julia Roberts 的同名电影,捧红了巴厘岛的老药师赖爷。由于电影在他家院子内取景,之后去问询看相的人络绎不绝,他也沾染了商业气息。去赖爷家纯粹路过,他家凉亭里果然人满为患,坐着各界国际友人虔诚地等待他指点迷津。听说巴厘岛没有医保,公共医疗设施也相对落后,有个小痛小病,大多数人会认为是被恶灵缠身,只需喝点草药就能治好,所以通常寻求药师的帮助。因为相信疾病和恶灵相关,巴厘岛人在看不见的灵界也需要借助一些力量,所以药师除了用土法配制草药或药汤(Jamu),还有念咒施法的本领。在巴厘岛,我试过很多不同味道的Jamu,尽管看不出疗效,却觉得这种药草茶竟也好喝提神,可以当饮品的。不过这是另一个故事了。

分享到

首都宾馆(原首都大酒店)测评报告
全球博物馆周 23家不可错过的博物馆你去过几家?

点击查看更多

马耳他恢复国际旅行 多项奖励措施助推复苏步伐
法国卢浮宫重新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