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尔尼茨宫:在易北河畔遇见天马行空的中国风
2019-08-28
在此二宫兴建的年代,“中国风”在欧洲正处于鼎盛时期。那时的中国是瓷器、丝绸之都,又是人们幻想中的文明、和谐社会的代表。皮尔尼茨宫当时的主人,萨克森选帝侯及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也即奥古斯特强力王,更是“中国风”忠实的拥趸。正是他在位之时,“中国风”在萨克森王室贵族蔚然成风。以仿制中国瓷起家的迈森瓷器厂也在彼时诞生,后来蜚声欧洲,成为硬瓷制造者的杰出代表,此处不表。
在改建皮尔尼茨宫之时,强力王明确要求建筑要体现出东方特色。而其时,欧洲关于中国建筑和艺术的资料还是相当匮乏的。主持工程的柏培尔曼(Matthäus Daniel Pöppelmann)、龙格鲁尼(Zacharias Longuelune)等人虽是巴洛克时期最富盛名的建筑大师,却也从未造访过中国。据说,柏培尔曼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荷兰人纽荷夫(Jean Nieuhoff) 1655年到1657年在中国的游记画册。虽然其中有不少图样,但是并非学术著作。因此,最终的建筑其实和中国的式样并无多大关联,而壁画的面貌与中国的传统绘画亦相去甚远。但也许正因为没有范例,设计者才能充分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赋予它独一无二的风格。
在建筑群中,还有一件德国建筑史上的中国风代表作品。1790年,王室在获得了宫殿北部的一块土地后进行了最后一次扩建,其中还包括一个喷泉池。连同后期建成的亭子,这里被统称为中国花园。
中国亭是在1804年由后巴洛克时期著名建筑师舒里希特(Christian Friedrich Schuricht)主持修建的。当时他提供了两个方案,一个是古希腊罗马风格,一个是中国风格。不知是家族的偏好,还是为了和整体格调统一,最后王室还是选择了中式的建筑小品。
相比于柏培尔曼等人,舒里希特在创作上有了更多参考依据。在此之前,英国建筑师威廉·钱伯斯(William Chambers)曾发表《中国园林的艺术布局》和《东方造园泛论》,在欧洲引起轰动。于是舒里希特就在中国亭的设计上,将钱伯斯所描述的台阶、飞檐、板瓦、栏杆等构件融汇其中,屋顶还有一只金色的“龙”作为风向标,因此,我们能在这座“中国亭”上体会到更多东方的神韵。
亭子内部仅由一个空间构成。墙壁上绘有八幅中国山水,不过是出于欧洲画师的手笔。其中一幅是北海太液池琼华岛图景,虽然算不得惟妙惟肖,当作为一个中国人,观之便觉得倍感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