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与大熊猫金丝猴相关的约会
2019-06-14
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假期,一群小学生在与大熊猫金丝猴的约会中,开启“十万个为什么”,孩子们边走边看、边看边学、边学边问,他们的不断思考与提问,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些如何开展研学旅游的启示。
穿行在原始森林,通过动物的足迹、粪便等判断该区域动物的分布、行踪;分析大熊猫的分泌物,仔细研究比对,判断大熊猫的健康状况;与金丝猴亲密接触,通过观察与互动,了解金丝猴的群体行为……这个端午假期,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和悠悠球教育联合发起的“秦岭自然生态”科考研学活动举行,来自北京的15名小学生,在世界自然基金会确认的全球第83份“献给地球的礼物”——秦岭,与大熊猫金丝猴一起,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节日。
探秘原始森林
“老师,‘丹丹’为什么是棕色的?”
“老师,棕色大熊猫为什么会出现在秦岭?”
秦岭人与自然博物馆,科考研学第一站,在棕色大熊猫“丹丹”标本前,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李勃博士被团团围住,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提问。
“这些问题都非常好,你们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在接下来的科考活动中,自己先去寻找答案。”
参观完博物馆,对秦岭的生态多样性有了初步了解后,孩子们开始向原始森林进发。丰富的植被里,到底隐藏着动物们怎样的秘密?孩子们一边行进,一边仔细观察。在一处林立的岩石中,队伍突然停了下来,孩子们加快脚步,想要一探究竟。
“你们看,这个粪便里有毛发,一定是食肉动物留下的。再看粪便的形状,有雨水冲刷过的痕迹,可以判断这是前几天下雨前留下的。”原来,一个孩子发现了这处粪便,同行的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封托分析道,“粪便、毛发、足迹等,都是判断该区域动物行踪、分布的重要观察对象。”
“老师,这是什么?”
“老师,这个羽毛是什么动物的?”在封托的肯定和提示下,孩子们瞬间都变成了“好奇宝宝”。
“你们看,我们刚刚发现了三种类似的粪便,但又不完全相同,这种又细又长的,是林麝;这种中间有个小酒窝形状的,是小麂;而这种又圆又粗的,则是斑羚。这片原始森林距离人类生活区不远,但有这么多动物的活动足迹,这说明秦岭的生物多样化保存得还比较好……”
“老师,你看,那边是什么在动?”顺着一个孩子手指的方向,树枝正在摇晃,再往下看,一只尾巴长长的小动物正快速移动。
“嘘……”李勃示意孩子们小点声,以免小动物受到惊吓。他悄声说:“这是红腹锦鸡,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哇……”方才还只是出现在博物馆的标本,如今就在森林里自在奔跑,孩子们忍不住地兴奋。
探秘原始森林,不仅要有发现的眼睛,还要有求生的本领。走到森林深处,老师们取下重重的背包,开始指导孩子们搭帐篷。“选择搭帐篷的地点非常重要,要选择平坦、靠近水源处,避开风口、斜坡、河滩等。”根据老师的提示,孩子们开始寻找地点,然后按照老师演示的方法,一个个小帐篷拔地而起。
大熊猫之问
笨拙的动作,可爱的外形,国宝大熊猫是孩子们的最爱。
但是,大熊猫嗅觉十分灵敏,所以,人们很难发现野生大熊猫的身影。那么,如何得知大熊猫的生存情况,并对其进行保护呢?
大熊猫的分泌物里,带着他们身体和活动信息的密码。活动第二天,在科学家们的指导下,孩子们开始对大熊猫分泌物进行研究。“从这些分泌物中,不仅可以分析大熊猫的饮食结构,并据此判断其生活环境。更可以通过测试分泌物PH值,得知大熊猫的健康状况。”
这些看似普通的分泌物里,原来有这么多学问。孩子们的眼睛里放出了光,眼前的大熊猫分泌物仿佛成了“宝贝”。他们捧在手心里,慢慢放进试管,开始做起了实验。
除了从实验结果中了解大熊猫,孩子们还尤其惦记那天在原始森林里亲手安装的红外摄像机。
“不知道我们的摄像机能不能拍到大熊猫?”
“好期待看到我们拍到的画面,不知道晚上都有哪些动物出没?”
孩子们讨论之际,研究大熊猫数十年的西北大学教授杨兴中的到来,吸引了他们关注的目光,因为他们心中早已有了好多大熊猫之问,期待专家解答。
“听说你们有好多问题,我特别高兴,科考首先要有思考,能提出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要能吃苦。”杨兴中说,“我刚开始从事大熊猫研究的时候,根本没有红外摄像机这些设备,都是靠自己走进原始森林,一步步走出来的。”
简单的开场白之后,杨兴中带领孩子们来到大熊猫活动区,让孩子们带着四川大熊猫的照片,观察四川大熊猫和秦岭大熊猫的区别。
“他们的颜色不同、体型不同、头部不同。”孩子们的回答,让杨兴中连连称赞。他表示,四川大熊猫看起来更接近熊,而秦岭大熊猫看起来更接近猫。那么,为什么两地的大熊猫会有差异呢?
杨兴中解释说,早在一万多年前,四川大熊猫和秦岭大熊猫开始隔离,不再交流之后,不同的生态环境让它们产生了差异,形成了不同的亚种。因此,秦岭大熊猫的独特性,大多与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关。听着杨兴中的解释,孩子们纷纷会意点头。
与金丝猴亲密接触
远观大熊猫之后,与金丝猴的亲密接触是孩子们十分期待的。
沿山路步行20分钟后,接近科考地点。未见猴影,先闻四周树木刷刷作响。
“金丝猴来了。”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赵海涛悄声提醒道。加快脚步上前,只见树上、地上、栏杆上,一个个,一群群金丝猴或目视大家的到来,或旁若无人地活动。
“秦岭金丝猴虽然也是群居,但却没有猴王,而是以家庭为单位组成‘联合体’。同学们要仔细观察金丝猴的行为,发现它们的等级制度、交易行为以及奶妈现象等。”根据赵海涛的提醒,孩子们认真观察起来。
“老师,这边有三个金丝猴家庭对吗?”有孩子问。
“你为什么这么说呢?”老师反问。
“因为金丝猴的家庭是由一只雄猴和若干只雌猴以及它们的后代组成的,你看,这边一共有三只雄猴。”
“那你又是怎么判断雄猴的?”老师继续追问。
“雄猴的嘴巴上有两块肉肉的东西。”
孩子们显然做了不少功课,引得老师们称赞。
不知不觉中,科考课程的理论部分在这样的问答中结束。接下来,赵海涛给每个孩子一张金丝猴的照片,让孩子们交给金丝猴,并观察金丝猴的反应。秦岭金丝猴性情比较温顺,孩子们也慢慢放松警惕,手拿照片,开始和它们互动。
只见,有的金丝猴拿起照片端详之后,开始亲照片。有的金丝猴则显露凶悍的表情,随后开始撕咬照片。不到一会儿,照片都被金丝猴们扔到地上。
为什么金丝猴会有如此不同的反应?赵海涛揭秘说,原因在于照片的不同。有的照片是金丝猴发怒的表情,拿到这样照片的金丝猴也会发怒。有的照片则是金丝猴温顺的表情,拿到这样照片的金丝猴则会亲吻。最后,当它们发现照片里的金丝猴是假的之后,就会扔掉。这也说明,金丝猴是非常聪明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