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管是耻辱!万达将全面停止与国外酒店品牌合作
2018-04-13
一面去杠杆,一面强化品牌,王健林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近日有外媒报道,万达集团计划解散和外国连锁酒店管理集团的合作关系,独立经营约10家旗下的豪华酒店,并打算独立经营未来所有开业的新酒店。
此前,万达通常采取与雅高、喜达屋、希尔顿、凯悦、洲际等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合作的方式运营酒店,人们熟知的万达索菲特、万达希尔顿均是如此。
谋求“单飞”,酒店自营一直是王健林的目标,在2012年万达的一次内部会议上,王健林曾对托管模式发出质疑,“如果一个业主有几家酒店,可以委托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可以理解,但如果有几百家,仍然委托其他酒店集团来管理,不可以接受,甚至是一种耻辱。”
2016年8月,太原万达文华酒店开业,这也是万达第一家自有品牌酒店,拉开了万达自有酒店品牌自主管理经营的序幕。同年,万达一共开业了6家自有品牌酒店。纵观国际知名酒店品牌不难发现,自有物业其实占有比例很低,重点在于酒店管理而非酒店投资,而品牌就是轻资产的前提。
由于托管模式对于酒店硬件设施要求较高,加上高管薪酬普遍较高,所以运营成本普遍比自主运营要高,因此努力发展自主运营能力也是酒店从业者普遍追求的目标。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摆脱了国际酒店品牌的助力,很多国内酒店过的并不好。一位国内品牌酒店总裁向网易房产介绍,一般国际酒店拥有强大的销售系统和会员系统,尤其在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地段,有时甚至30%-40%客源都来自国外运营商。此前在北京、深圳一些经历“换牌”酒店都遭遇了单店经营业绩下降。
一位熟悉万达酒店的人士透露,“现在万达在外托管的酒店数量应该只有个位数,此时收回运营权大概率是一些三四五线城市的酒店,对于这些城市的酒店运营,国际品牌对于业绩贡献的作用本身就不大。”
2017年,富力以199.06亿元收购万达商业77个酒店全部股权,但酒店的管理合同不受资产转让的影响。万达不断加快轻资产步伐过程中,万达酒店发挥了关键作用,依靠品牌管理实现利润成为大势所趋。有业内人士指出,即使万达想要去杠杆,做轻资产,但依旧要保留一部分重资产的酒店运营,因为如果做纯粹的轻资产,业主对品牌的信任度也会下降,只不过此时保留一部分重资产,品牌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其实万达对于外管酒店“换牌”行动早就开始。2013年1月,位于北京石景山区的万达铂尔曼酒店正式更名为北京万达嘉华酒店,成为万达首家由外管酒店“换牌”的自营酒店,此前,该酒店已由法国雅高集团管理了5年。
今年1月1日,原北京万达索菲特大饭店正式换牌,更名为北京文华酒店,这也是万达旗下自主运营管理的第19家万达文华酒店。
换牌后的北京万达文华酒店
成立于2012年的万达酒店管理公司,目前共有四个酒店品牌:奢华酒店品牌—万达瑞华、豪华酒店品牌—万达文华、高端酒店品牌—万达嘉华,以及精选酒店品牌—万达锦华。
2017年之前,万达酒店遍布伊斯坦布尔、伦敦、洛杉矶、芝加哥、悉尼和黄金海岸等多个海外城市,不过经历风波的万达将大部分海外资产出售。今年1月16日,万达以356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15亿元)出售公司在英国伦敦的项目—万达One Nine Elms(万达·伦敦ONE)60%的股权,余下的40%股权也已签订出售协议。1月29日,万达再度宣布出售旗下位于澳大利亚的两个项目。
万达一边在出售海外重资产,一边也在对外输出品牌轻资产。2017年2月,首家海外(伊斯坦布尔)品牌输出酒店正式签约,成为首家向海外实现豪华酒店管理输出的中国企业。
2017年万达酒店发展年报显示,目前美国芝加哥项目为万达在海外唯一剩下的物业项目。目前万达酒店发展是万达集团在香港唯一的上市平台。
在2017年工作总结上,王健林曾说,“万达卖酒店,我们搞酒店建设、管理的很多同志都说,卖了是不是太可惜?万达酒店是建得不错,成本也很低,但是酒店整体年平均回报率低于4%,全部酒店每年吃掉十几个万达广场的净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