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柚种出“亿元村” 民宿小院越办越旺
2020-09-24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文 危健峰
22日晚,广东省庆祝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大会暨广州市系列庆祝活动启动晚会在广州举行,全省各地县乡村同日也自行开展33场系列庆丰收活动。节庆活动精彩不断、多项惠农工程启动、一批农业项目现场签约,全省890多万农户、4000多万农民共享丰收喜悦。
金秋瓜果飘香,晚稻丰收在望,行走在南粤大地上,处处呈现丰收景象。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全省多种创新种养模式赋予农田更多功能,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农民特别是返乡留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渠道不断拓宽,农业在变强、农村在变美、农民在变富,已成共识。
韶关仁化柚子丰收,脱贫户笑开颜 张文 肖晓珍 摄产业发展提升农民增收
“现在是蜜柚畅销时节,最高峰在仓库里工作的有100人左右,每人每天工资按工种不同在100至150元不等。”梅州市梅县区众信水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廖志君告诉记者,2015年合作社成立,至今已发展社员100多人,带动农户500多户,目前已生产和收购蜜柚600万斤,销往上海、江苏等地,每斤价格2.5元以上,“可以说今年是蜜柚的丰收年!”
走进众信水果专业合作社所在的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大黄村的金柚产业园,随处可见一辆辆大货车正等待着将蜜柚装箱,运往全国各地。大黄村党委书记廖建明介绍称,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金柚主导产业,探索“党组织+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成为远近闻名的金柚产业“亿元村”。大黄村党员带头成立36家金柚专业合作社,建立6个党员金柚示范园,示范带动200多户种植户加入合作社,辐射全村98%的村民种植5000多亩柚果,近几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2.8万元以上。
放眼全省,农业产业发展持续提升,“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加快发展。截至目前,全省已建设14个国家级、157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12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62个“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居全国首位。
统计显示,全省农民收入增速连续7年高于城镇居民,2019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18元,较2016年同期增加29.67%;今年上半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94元,名义增长2.6%,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8个百分点。
农业“多功能价值”显现
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美丽乡村建设也在有序推进。农村风貌提升,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创意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开拓了农产品销售新渠道,也打开农户增收、返乡留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新空间,农业多功能价值正在进一步发挥作用。
韶关市曲江区罗坑镇中心坝村地处粤北山区,群山叠翠、绿树葱茏、环境清幽,绿树林间若隐若现的一排古朴民居便是回乡创业青年黄源鸿兴办的民宿,黄源鸿为它取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山居小院”。如今小院在当地已小有名气,成为周边游客旅游休闲、体验农村生活的好去处。
黄源鸿今年26岁。他告诉记者,大学毕业后先是留在外地打工,经过反复思量,还是觉得家乡生态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是发家致富可依靠的“金山银山”。在家人的支持下,2017年底黄源鸿辞去城市工作,回到家乡曲江区罗坑镇中心坝村创业兴办民宿。如今,小院越办越好,村民们还将自家农房托其经营管理,村中资源一下子盘活起来。
近几年,随着农村公路建设推进、自来水全覆盖、电网升级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农村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村民兴办民宿、发展乡村旅游打下良好基础。在罗坑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当地已办起民宿和农家乐30多家,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收入达600多万元,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