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宫饭店往事
2019-02-14
1998年12月,知春路76号新开了家豪华饭店。
饭店取名翠宫,18层高,屋顶的重檐歇山顶设计出自清华大学建筑系,华灯初上时,从中关村的很多角落都能仰望到这份流光溢彩的古典式贵气。
贵气与2公里外的刘强东无关。这位25岁的中关村小摊主生意赔本后,他在中关村支摊卖起了电子产品,满脑子都是今天能卖出几套VCD。
雷军倒是融入其中,成为每日出入翠宫的一员——金山公司在1999年搬进翠宫饭店,西侧的办公楼。
这位30岁总经理肩负着历史重任:把金山带上市,但他得先解决自己的烦恼:联想在这年给金山注资,也派来了杨元庆、马雪征等人物入驻。坊间一个说法是,如果金山当年没完成任务,雷军的位置会被联想软件事业部的韩振江取代。
知春路上没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这条修建于北京亚运会前的城市次干道11公里长,在翠宫饭店开张的年代,无数互联网创业公司散落于此。那是第一波互联网创业热潮,当时流传的段子是,哪怕乞丐在中关村捧着“.com”的破碗转悠,也能拿到千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传统科技公司也在努力拥抱互联网。在联想1999新财年誓师大会上,杨元庆做了《迎接互联网挑战》的演讲,随后,他邀请“数字经济”评论家到翠宫饭店讨论,但现场并没有达成什么共识,杨元庆认为“互联网电脑”是未来,但评论家们坚持应该修正为“电脑互联网”。
翠宫饭店见证了这一切,事实上,这家豪华酒店意外成为了互联网创业潮的舞台。
金山公司在2003年搬离了翠宫饭店,恋旧的雷军却依然是这里的常客。酒店一楼一家非洲风格的咖啡馆是他的驻点。2007年年底辞去金山CEO职务后,他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在这里频繁会客,有时一天就要接待四五批。不过他并不热衷于喝咖啡,只是一杯接着一杯地喝健怡可乐。
2006年从联众出来搞天使投资的鲍岳桥也喜欢在这见人,他经常开着辆越野吉普跑来,在豹王咖啡点上普洱或龙井,跟人慢慢聊。
雷军和鲍岳桥以翠宫为据点开展资本布局之时,也正是这里生意最红火的时期。
作为奥运会签约酒店,翠宫饭店接待了各国宾客。豹王咖啡也近水楼台先得月,靠动辄人均消费两三百的外国旅游团赚了不少——这些爱给小费的游客可比互联网创业者大方多了。
创业者刘强东的2008年很不好过。
他在头一年拿到来自今日资本的第一笔融资,1000万美金,随后做了两个决定:由3C转向全品类;自建仓配物流。从投资人到公司高管,反对者众多,但他一意孤行,要把烧钱进行到底。
这位从宿迁农村走出的顽强创业者没想到:2008年,金融危机来了,南方大雪也来了。年初,京东上海的仓库在雪中垮塌,资金链的压力在随后的几个月里逐步加码。
资本市场环境不好,徐新带着刘强东找了很多人,但没人愿意陪他继续豪赌——当时烧掉数十亿的京东仓储物流已经骑虎难下:继续,前途未卜;叫停,这些钱相当于打了水漂。胶着之中,京东估值从2亿美金一路掉到了4500万美金。
京东当时所在的银丰大厦距离翠宫饭店不到3公里,但光景已是冰火两重天。
到2008年年底,刘强东盘算发现,如果B轮融资还不搞定,账面余额只够还掉供应商欠款,给员工发遣散费。最沮丧之时,他几次做梦,自己站在4层办公室里宣布公司即将倒闭,给大家补偿两三个月薪水,散伙吧。
更多时候,他无法入睡,在公司也不敢直视员工眼睛,很多人已经跟随他快十年,如此散场,他心中有愧。
救命钱最终在2009年1月出现,刘强东闯过难关,额前一撮白发成为那段时间的印记。
当小米在2012年卖出第一个百亿时,雷军一定会感谢3年前在翠宫饭店的那些日与夜。
他的“梦之队”从这里起步。
最先入伙的是林斌。他原本是为谷歌和UC的合作而来,却因为对产品的炽热与雷军成为同路人。两人经常约在豹王咖啡馆,一聊就是好几个小时——他们正是这家咖啡馆的目标人群,为了让年轻人不爱在这呆,老板选择了偏暗色调的装修风格,店外也没有明显标识。
两个男人在此相互吸引。当林斌透露自己想创业做互联网音乐项目,雷军直接“拿下”他:“别做音乐了,音乐我们投点钱,别人干就可以了,没意思。咱们一起做点更大的事情吧!”
小米项目浮出水面。
在凌晨两点清冷的豹王咖啡馆,雷军曾经对林斌畅想:今后不仅仅做手机,还要让手机可以开空调、开电视,做成一种生活方式。
对于这些事业小成的中年男人,改变世界的目标,夹杂着未知、挑战和希望的过程,显然是比现有财富更具诱惑、更能刺激肾上腺素的东西。
林斌深为所动,他还拉来了自己在微软的同事黄江吉。那场关键游说也发生在豹王咖啡馆,昏暗灯光下,雷军向黄江吉展示了自己作为电子产品发烧友的狂热:他熟悉手机、电脑、iPod和电纸书,甚至曾经拆开kindle研究其中构造。
4个小时后,这位曾经不到30岁就成为微软工程院首席工程师的技术大拿决定:入伙。
翠宫饭店成为雷军的福地,更多创投故事也在此发生:
2007年,斯坦福大学生陈欧在这里认识了徐小平,2年后,他毕业回国,创立Reemake公司,在社交游戏中内置广告,徐小平给他投了第一笔钱。
2011年12月,经雷军引荐,车品汇CEO李华兵在这里见了晨兴资本的刘芹,两人聊到晚上11点半,结束时,北京飘起鹅毛大雪。李华兵独自驱车回东五环外的家,雪天路滑,他保持时速20公里,开了2个多小时。寒意笼罩在这位创业者心头,他清楚:不会有钱了。
这里也是张鸿平为阿里拿下陌陌的起点。2012年5月,作为负责战略投资的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他在这里约见了华兴资本黄胜利,打听唐岩背景和陌陌基本情况,后者直言不讳:想投资陌陌,没戏。
张鸿平成功了,尽管这段“姻缘”在2006年随着阿里出售陌陌股份而终结,但从收益来看,显然是划算的:这笔投资给阿里带来几乎相当于整个集团一个季度利润的回报。
这些悲喜瞬间,只是千禧年之后PE/VC突飞猛进的缩影。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降低创业门槛,全民创业的时代也悄然而至——到2012年时,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已经达到7.5亿,知春路上的创业公司,也大多转向了手机端。
当移动互联网掀起新的造富运动时,一些老牌挣钱生意却光环不再。
2012年年底,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大批五星级酒店营收骤降。生存压力之下,北京多家五星酒店放弃了星级评选,或者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摘星”,以符合政府采购标准(四星级以下)。
见证了互联网风起云涌的翠宫饭店没能逃脱自己的命运。2013年年初,它放弃了“五星饭店”身份。
旧的枯萎,新的绽放,时代更迭中,这样的命运变迁本就是常事。
翠宫饭店最终成为了知春路上的没落贵族。
它曾经是金山毒霸等公司热衷的发布会召开地,但最近几年,互联网新贵们在城中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五棵松体育馆见证过贾跃亭盛极而衰的戏剧转折;国家会议中心成为小米发布会前的黄牛蹲守之地;798的蓝罐子也是中小型互联网公司办活动的心仪之地。新入行的科技记者们,大多对翠宫饭店毫无概念。
2016年,翠宫饭店以装修之名停业,此后再未重开。这家老牌五星酒店的风采,停留在携程等酒旅平台的历史评论栏里。
变化也在互联网行业里一刻不停地进行着。
这一年,雷军在五彩城的小米办公室里发狠补课。互联网光环不再,供应链和线下渠道不足成为小米的命门,销售量跌跌不休之下,他请回黎万强,换掉周光平,亲自下场抓供应链,花了整整一年时间补课,一年后终于扬眉吐气——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公司在销量下滑后能够成功逆转的,除了小米,只有小米能够创造这样的奇迹”。
这一年,刘强东在刚启用不久的亦庄总部大厦里春风得意马蹄疾。在多个场合,他开始向阿里巴巴开炮,阿里模式和京东模式孰优孰劣,成为业界讨论的热门话题。
他们都在慢慢远离翠宫饭店,以及翠宫饭店代表的那个年代。
成功的互联网人士都有了自己的领地:雷军成为影响清河房价的人物,刘强东有能力为亦庄引进学校资源,那个曾经在翠宫华美灯光下纠结“互联网电脑”还是“电脑互联网”的杨元庆,正带着掉队的联想在西二旗的人潮里摇摇晃晃追赶。
至于投资人,他们设在高档办公楼里的办公室,豪华程度丝毫不逊于翠宫饭店。朱啸虎们更习惯坐在能俯瞰国贸的豪华办公室里,用几分钟时间拿下戴威们。
这些后来的故事,本已与翠宫无关。
直到本周,京东尚科以27亿的价格买下翠宫饭店100%股权,刘强东以翠宫新主人的身份重返中关村。
时至今日,他早已不是那位在地铁口发传单的小年轻。翠宫饭店由盛而衰的20年,是这位创业者飞一般的日子。他穿越过风雨,2012年价格战的血腥味道曾经让他兴奋,继而幻变成胜利的象征。他跻身互联网创业最顶级的圈层,东兴饭局和达沃斯论坛上的亮相,都是新贵身份的象征。此外,他在公众眼里还有这些标签:不知妻美、村长、宿迁好老乡。
金钱和地位带来了复杂的新世界。
对于很多曾经梦想成功的创业者,翠宫饭店里的新世界是值得向往的。在电影《中国合伙人2》中,男主角对互联网创业的认知就从1999年的翠宫饭店开始。那里有难辨真伪的面孔,稀奇古怪的想法,还有人生“新标准”:
“每天下午三点能在翠宫饭店游个泳,那就叫成功人士。”
翠宫的旧故事已落幕,世人对成功的追逐却永不停歇。历史的车轮,就这样在欲望驱动之下,周而复始,滚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