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酒店与度假村的初心之别
2019-01-18
2019年已经到来,如果说对于旅游业和大住宿业而言还有什么较为确定的利好存在,相信相当一部分业者会把目光瞄准度假市场。
相关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旅游即进入大众化日常性普遍消费阶段。2017年,我国人均GDP早已突破8000美元。从数字来看,我们正在经历的“旅游度假需求井喷”不会是一个“美好的碰巧”。在严峻的世界经济格局下,纵使未来经济增长会面临一定程度的放缓,但只要人均GDP不回落,旅游度假市场的“涨势”便依旧是“可期可信”的。
然而,蛋糕虽大,但入盘不易。从看景点的观光阶段到连游带玩的休闲阶段再到休憩身心的精致度假阶段,中国旅游度假市场的发展看似庞大而有序,但实则有它急促而“拧巴”的节奏。资本的聚集滋长着“干了再说”的“气魄”,消费者的“青涩”创造着“跟风的红利”,急于“扬眉吐气”的心态催化着对于世界级精品的“疯投”……冷静下来的投资者和酒店人或许都会有“刀叉在手,却不敢下手”的踌躇,那种“欲动又止”的感觉实在让人不好受。
经过一番思考和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度假村与度假酒店的“初建精神(或者说是初心)”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很可能会塑造两种不同方向的体验路线。正如那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所言,当我们看不清繁杂的现象与多变的未来的时候,便不如以追本溯源来擦亮双眼。辨清度假村与度假酒店的“初心”之别,或许可以借此更加贴近度假消费者的“需求之初心”。
“度假村”一词源于英文的“Re-sort”。据说早在古罗马时期,便有最早的“resort”出现(如意大利古城巴亚Baiae)。
“Resort”被赋予现代意义上的度假村概念始于20世纪初的北美,当时美国阿肯色州的蒙特内MonteNe出现了较为完善的目的地式度假村。所谓完善,就是形成了能够为旅游者较长时间驻留而设计的住宿综合体(世界旅游组织对“度假村的定义”),即以亲近自然、享受自然风光为基础,并与此同时为人们提供全方位的休闲度假服务(包括餐饮、娱乐、住宿、休闲活动等)。
然而,对于“度假酒店”而言,它的英文“对标词”就似乎不是那么“专属”了。
“ResortHotel”“RecreationHotel”“HolidayHotel”等用法大致都有度假酒店的意思。笔者以为,度假酒店概念的普遍出现及应用应该是随着城市酒店逐渐向度假目的地延展扩张而形成的。
十几年前,众多国际品牌酒店集团大举进入中国之际,很多酒店集团的英文表述,例如“XXXXHotelsandResorts”都需要各联号成员酒店自己进行翻译。有的版本会翻译成“酒店及度假村”,有的会译成“酒店及度假酒店”,孰对孰错,无人评判,也无人在意,甚至有的业主方还会特别要求翻译成“酒店及度假酒店”,原因是度假村听起来没有度假酒店显得高级。如今看来,在对“度假村”和“度假酒店”进行辨析后,如果英文表述是“Re-sort”,中文似乎就应当被译为“度假村”,因为它和“度假酒店”的“初心”是存在差别的。
笔者认为,简而言之,度假村和度假酒店的核心区别在于:“度假村”是“目的地”,而“度假酒店”是“目的地设施”,二者虽然都有为“以度假为目的的旅行者”提供住宿服务的共性,但前者的“初建精神”是要把自己变成度假的“终点站”,而后者则倾向于为“终点站”提供以住宿为主的服务。举个例子,迪士尼酒店一般都坐落在迪士尼园区中或园区附近,虽然入住迪士尼酒店的客人多数是以度假为目的,但是迪士尼酒店显然是度假区内的住宿设施而不是度假者的“终点站”。因此,迪士尼酒店应当属于“度假酒店”而非“度假村”。
再举一个例子,近几年在国内受到追捧的“安缦Aman”品牌,众多的“安缦粉”不是因为安缦临近颐和园或西湖等景区而选择在安缦酒店入住,而是安缦酒店所塑造的度假空间本身就是他们度假的主要目的,这其中包括超凡的设计感、充满艺术含金量的奢华呈现以及优秀的SPA体验等。虽然,安缦在它的官网上将Resort译成了度假酒店,但根据安缦品牌所塑造的强劲的“目的地影响力”,笔者坚持认为安缦应是一个“度假村”的典型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