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行业如何回归良性发展轨道?
2018-12-10
2018年接近尾声了,行业除了各集团、各等级、各品类增量酒店的签约捷报频传以外,存量酒店的业绩以多数城市的供给数量过剩而处于尴尬的境地。收益管理的普遍推广已经三年有余,但整个行业的平均出租率和平均房价并没有得到可观的提高,因为处于供大于求现状的行业,这一工具的优势并不明显;新型增量酒店在一线、二线城市基本饱和,三线、四线城市已经成为各大酒店管理公司开拓市场的目标,但每家新酒店开业前招募不到合格的管理团队和服务人员已经成为最大的痛点,因为新增酒店的数量已经远远超出合格人力资源的各渠道供给数量;经营酒店中,“毛巾门事件”“视频暴露清洁违规事件”“一次性用品劣质原料装入品牌包装事件”频频发生,这行业还能回归到正常良性发展的多少年前吗?这是最近业内专业人士提及并讨论最多的话题。
对于行业整个产业链从源头失控被房地产和资本市场绑架的生态环境下,是否有可能回归到良性优质发展的正常轨道?
在此来一个虚拟的假设。
假如各地银行对于酒店过剩地区的房地产再造酒店要求融资一律不批;假如各大酒店管理公司停止开发增量项目3年;假如让目前从事开发新项目的管理者,充实到存量酒店管理人员缺乏的队伍中,去体验由于数量过剩而致使竞争激烈的日常经营管理、去体验品牌、地段、产品错位而困难经营的次品酒店日常困境;假如让专门为业主融资做“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咨询机构,转型为经营困难的存量酒店做产品创新、服务提升、管理流程再造咨询服务;假如政府对于进入服务业技校的学生给予学费全免而达到贫困地区学生愿意加入服务行业;假如还有更多的假如……
设想一下,假如以上的假如都落实实现了呢?
记得80年代初期,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政府,决定在弹丸之地引进国际知名酒店管理品牌,建造多个高星级酒店后,当多家酒店建造完成而旅游目的地宣传还没有理想到位时,新加坡政府决定新酒店建成后一律不开,等两年以后目的地宣传工作到位、其他配套完善以后,这些新酒店才轮个开业,20年后的当下,酒店数量得以控制,至今少有新建酒店面市。香港酒店的多年能实现高出租率和高房价,也是和酒店数量得有效控制有关。
互联网科技的兴起,加上资本市场的诱惑,行业多数企业在追求规模。行业中按规模的数量排行成为各集团名利的荣耀。企业的兴衰都可以与规模有关,当人力资源、制度设计、管理流程都处于最佳状态时,规模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反之,当人力资源匮乏、制度设计不当、管理流程受阻时,规模可能将有碍企业的发展。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中,规模不是无限量的,超量后的规模,将导致行业的倒退。得到资本市场助力的经济型品牌,在这一市场还没有完全饱满之当下,整体出租率和平均房价的下滑既是一个很好的明证。
目前有不少中小规模的国内酒店管理公司,在没有营销平台、在没有健全的管理队伍、在品牌价值不高的情况下,也在每天奔波签约,想把规模从20家做到200家,但请问当每家投资方只愿意支付低于百万元的管理费时,这样的求规模有意义吗?
限量求质是目前行业值得考虑的方向,如果以上假设中有决策权者愿意实践,预计三年时间,以上的假如得以实现后,行业有望回归到正常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