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半数主题公园“无主题”
2018-11-13
之所以不少国内主题公园运营方都逆势选择了“无主题”的模式,缺少IP、自我特色匮乏、更愿意走安全牌是业内归纳出的主要症结。就连《报告》也坦言,设计、建造和运营具有特定主题的公园比没有主题的公园更具挑战性。
有专家直言,过去几年,主题公园经历了一段难得的高速发展时期,但表面上一片欣欣向荣,实际情况却如人饮水,不少乐园难逃亏损魔咒。核心IP缺失、创新性不足、同质化程度高……在消费者和业界眼中,这些看似老生常谈的问题至今仍然普遍存在,掣肘我国主题公园发展,不仅让国内少了像迪士尼、环球影城这样的经典“爆款”,也着实影响了游客的消费体验。
游客的消费意愿难以提高,主题公园的“软肋”日渐显现。根据此前本报对大量旅游行业人士进行的调查,受访业内人士大多表示,设施同质化、效仿国外、排队时间太长,是影响我国主题公园消费意愿的三大核心因素,而且,这三项问题甚至长期在不少园区中同时存在。“光靠资本是无法打造旅游IP的,如果要在竞争激烈的海南及全国文旅市场立足,还需要尽快形成稳定、专业的核心管理、服务团队。”资深旅游专家王兴斌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本报调查结果还显示,有43%的业内受访者认为国内打新主题公园在商业和酒店等配套方面整体缺乏特色;同时,配套与园区IP未形成呼应、缺少特色服务也都是运营者需要面对的问题。有专家表示,主题公园的配套设施相比普通的酒店、商业来说有着天然优势,但是这需要建立在主题公园本身的IP和品牌力足够强大的基础上,只有形成了稳固的“根基”,周边设施才能与园区打出“配合战”,释放事半功倍的游客吸引效果。
IP准入门槛加速提升
瑕不掩瑜,任何一个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伴随阵痛,中国的主题公园也一样。虽然存在种种问题,但《报告》也称,未来三年我国的主题公园数量仍将快速增长,中国在2025年前还将完成建设至少70个城市级主题公园项目(不包含小规模运营的游乐园),并大多集中在华南、华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具体来说,在已确认的未来主题公园项目中,近70%的拟建项目为连锁主题公园运营商开发和建设。连锁主题公园运营商利用不断增长的消费和旅游业契机,继续扩大其在新城市和目的地的投资组合。更多的国际主题公园商将接连进驻中国,如环球影城、默林娱乐和六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