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故事:锦江都城与上海滩的一段前尘往事
2017-06-09
80多年前,上海滩叱咤四海的一位人物——时任犹太协会会长的维克多·沙逊先生,又在规划他的新一处地产。正是这位巨贾当年一掷千金,这才诞生了今日的双生惊世之作。
上海滩有很多神奇的路口,背后的故事至今还在街头巷尾流传,武康路,五角场,徐家汇……在西洋建筑密度超高的人民广场到外滩之间,也不乏这样的有趣之处。江西路和福州路的交汇点,曾经的市政府大楼、建设大厦、汉弥尔登大楼(今福州大楼)、都城饭店,四栋上了年纪的老建筑各安一隅,仿若早早谋议好一般,面向街口转角处的立面都为凹进扇形的设计,使得这十字的方寸天地成了袖珍的圆形广场,如此天作之合,在上海乃至国内也是少有。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却存在着两座相同的建筑,而且近在咫尺。汉弥尔登大楼与都城饭店对街而视,仿佛一对孪生姊妹,“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在逾八十年的云烟浮华中,它们互知彼此,相看不厌。
海上一瞬,打造都市生活
都城饭店,于1930年7月29日动工兴建,1934年9月8日正式开业,成为当时上海一流的大饭店之一。从都城饭店的名字Metropolo Hotel就可看出,沙逊当年正是想在这里营造一种奢华的“都会生活”,再现梦幻浪漫的巴黎夜生活。人们喜欢把都城饭店和当年扬名远东的华懋饭店(今和平饭店)相提并论,亲切的把都城饭店唤做“小和平饭店”,兴许就是源于两家酒店如出一辙的优雅迷人吧。
典型的欧陆巴洛克风格,令都城饭店从周围建筑中脱颖而出。由著名设计公司公和洋行(Palmer&Turners)设计的这座和平饭店的姊妹楼,以其对称而极富动感的半圆凹塔形建筑造型,吸引了无数名流。它宛若一座宏伟的“纪念碑”,见证着岁月长河的变迁,纪念着昨天的历史沧桑。
新中国成立后,都城饭店成为上海花纱布公司和机电局、化工局之办公大楼。
1958年10月,新沙逊公司与中华企业公司签定财产转让、承让合同,原都城饭店资产成为国家所有。
1964年初,上海市政府为开通中巴第一条国际航线(上海至卡拉奇),决定将都城饭店作为该航线的配套接待酒店恢复营业。后改为接待省市级部委领导的酒店,并正式更名为新城饭店。
1964年10月1日恢复对外营业。自那以后,新城饭店先后接待了许多领导及知名人士、团体。
1994年2月15日,新城饭店被上海市人民政府评为“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作为上海新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三星级饭店。
2014年,锦江国际集团斥巨资进行修复、翻新工作,力求真实还原当年的风貌。通过精心设计、施工之后的“锦江都城经典上海新城外滩酒店”,于2016年6月正式对外营业,以其丰富的历史底蕴和崭新的现代功能面向社会延续历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展现建筑保护再利用的价值所在。
复古而又新潮的建筑风格
都城饭店以其典型的巴洛克风格的半圆凹塔形建筑造型和在市中心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外滩的“万国建筑”中独领风骚。
大楼地上14层,地下1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高65米,占地1236平方米,建筑面积10047平方米,由著名的公和洋行(英)设计。
大楼由主楼和副楼构成,大楼的各门窗用直线框架框组,呈直线条结构。简洁明快,大气厚实。在大门、顶层和塔楼上,都有艺术派的图案装饰。底层的外墙是用花岗石砌成,二至十四层采用白水泥人造石,内部地坪分别采用硬木、人造大理石、马赛克等材料。
与名人的不解之缘
1945年4月间,梅兰芳先生与一个名叫叶恭绰的画友在都城饭店合办画展,引得各界人士纷纷前来。梅先生展出的《双红豆图》《天女散花图》等170多幅作品,多以仕女、松梅为题材,被抢购一空。
老饭店总与名人及重大历史事件有着干丝万缕的联系,当年向忠发被捕与叛变时,周恩来一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立即销毁了存放在家里的机密文件,和邓颖超连夜搬进都城饭店。与周恩来夫妇一块儿搬到都城饭店的还有李富春与蔡畅。美国著名女作家埃米莉·哈恩曾以《宋家三姐妹》一书享誉海内外,而她与中国著名诗人邵洵美的香巢就构筑在都城饭店里。
历史喧嚣中沉淀下来的一幕幕,永远定格在那段令人回味的时空,而似都城饭店这般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老饭店也永久地定格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