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端酒店+点播影院 电影酒店用IP附加值拓宽酒店边界
2017-12-14
中端酒店的存量市场跟随着消费升级迈入了整合期。
从需求来看,经济型酒店经历着消费上移,除了单纯对空间的需求外,衍生出了更多的娱乐向、个性化的增值服务需求;去从历史发展看,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国内近两万家的快捷酒店整体呈现出供大于求,需要面对着物业、设备乃至业态的翻新改造升级。从数据来看,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酒店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国内中端连锁品牌渗透率只有20%(美国市场为70%),酒店市场CR5(行业前5名的品牌集中度)为39.44%。
市场给中端酒店的快速扩张留下了空间,但连锁加盟加速中端品牌扩张也需要面对着快捷酒店老问题。行业内房间同质化严重、品牌忠诚度不高以及日益上涨的地租和运营成本。在成本挤压乏力的状况下,提高酒店入住率和品牌度就是中端酒店业需要耕耘的方向。
“差异化的增值服务+有效的会员运营”成为增加酒店附加值足够清晰的两种思路。36氪近期接触到的「有戏电影酒店」则希望通过电影IP和酒店业态的跨界融合来打造具有差异化的新型中端酒店连锁品牌。
具体来说,电影酒店的概念就是一个空间上实现了电影主题装饰、服务上实现电影情节再现(coseplay、电影周边售卖)、功能上增加了大屏观影体验的“私人影院+精品酒店”。
本质来说,电影酒店的核心还是酒店生意,电影酒店消费人群主要是中产阶级的白领。基于电影主题的改造升级则是为了满足多元需求和塑造品牌差异化的附加价值,也是增加酒店盈利点的重要方式。
首先从酒店角度来看,「电影酒店」的定位是以消费层级在400元以上的中端精品酒店。与市场头部的锦江(维也纳、麗枫)华住(全季、星程、桔子水晶),首旅(和颐、如家精选)相同,电影酒店的品牌扩张模式也采用"直营+加盟"为主要模式。目前,一线城市全部采取直营模式,主要基于存量选址;主要目的在于品牌输出;二三线城市采取加盟模式现有8家,加盟方式为单房间3000元的管理费+营业额4%的收入分成。另还有多家处在筹备期,物业快到期的签约酒店。
其次我们谈谈电影方面,「电影酒店」利用电影提供的附加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点播影院的观影体验附加。硬件上,电影酒店配备的是133寸、1080p整墙占屏比的投影设备+5.1声道的3D环绕音箱;软件上,电影酒店目前与中影集团以及国家数字音像传播服务监管平台签署了酒店领域电影片源的唯一正版授权。
如果说酒店满足的更多的是空间需求,那么电影则更倾向于时间消费;弥补了酒店业态在分时租赁的劣势,提高了流量之外有效提高了房间白天的出租率。与私人影院相比,电影酒店的时光房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以及舒适度保障。
2、电影衍生品的附加值。除了点播影院外,「电影酒店」还担负了电影视频和衍生品的销售渠道来增加商品收入。目前已与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影集团合作研发并签授了唯一正版授权。
3、二级渠道的价值。有屏幕的地方自然有广告的存在。「电影酒店」目前开业门店有8家,总计签约筹建20家。平均每店的屏幕有60-90块。其开屏比远远高于传统酒店电视,同时具有相对精准的人群画像,具有电影宣发、广告的渠道价值。
附加值的提高带来的是盈利能力的提升,也是回本周期的缩短。据创始人贾超介绍,从私人影院、衍生品等增加的收入有20%-30%左右。根据财务模型计算,「电影酒店」投入在9-11万/间,按照房价均价400元、平均过夜开房率85%预估,回本周期在2-3年。实际上,第一家店保定东站店从16年4月投入运营至今,RevPAR(房单价)在300多元;入住率达到了96%,净利润超过了50%。旗下8家门店的月平均入住率也超过了90%。
从盈利模式上,未来除了酒店运营+私人影院的收入,也会开发更多的衍生品+宣发渠道的收入,预计在18年将门店扩张到50家。从行业来说,线下实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市面上已经开始出现这类地方性的夫妻店。但在创始人贾超看来,酒店行业的壁垒还是需要软硬件+服务的品牌策略。
目前团队有26人,创始人贾超曾就职易佰酒店副总裁、COO滕河顺曾任7天酒店副总裁,具有12年酒店连锁管理经验。融资方面,「电影酒店」曾获得真顺资本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目前正在寻求A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