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极地旅游论坛在京举办
2017-09-20
北京2017年9月20日电 /美通社/ -- 2017年9月20日,由中国旅游协会、中华环保联合会等机构共同主办,执惠承办的《中国极地旅游论坛暨高端旅游资源洽谈会》在北京天伦王朝酒店隆重举办。
本次活动以“探索与责任”为主题,由会议和展览两部分构成,邀请了国内外极地旅游专家、极地旅游目的地、旅游局、高端旅游运营商、极地旅游顶级供应商、户外品牌装备商等数百家机构参与,围绕产业、学界及社会普遍关注的极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资源整合、产业创新发展等问题展开充分交流,是我国首次基于极地旅游产业生态系统化梳理的权威论坛,旨在为我国极地旅游的快速发展探路敲石、指明方向。
中国极地旅游论坛
中国旅游协会作为综合性最强的旅游行业组织,旨在促进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国旅游协会秘书长张润钢在演讲中表示,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旅游需求的个性化、品质化日趋明显,极地旅游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中国高端旅行者的亲睐。
2016年登陆南极的全球游客大约有26300人,其中中国游客3944人次,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5%。中国已经迅速超过澳大利亚成为南极旅游第二大客源国,但极地旅游生态资源稀缺,且极其脆弱,保护极地生态环境也是成为业界和全世界共识。如何让极地旅游和生态环境形成良性互动,这也是极地旅游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一题。让更多的人了解极地,知道极地,加入探索极地这样的行列。同时我们用保护的观点、崇敬自然的观点来进行极地旅游,建立这种和极地共生共存,保护好我们人类家园的这样的理念。
作为极地旅游系列论坛之一,今年论坛将围绕探索与责任,关注极地、海洋、沙漠、山地等独特资源条件下的极地资源和相关业态,旨在促进和深化中国旅游业及其相关行业在该领域的交流、协调与合作。在政府企业及专家学者间搭建一个共享旅游产业发展成果,共商旅游经济发展,环境生态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的高层对话平台,共促旅游产业发展。
中国旅游协会秘书长张润钢
此次极地旅游论坛对极地旅游产业生态做了系统化的梳理,中国科协全委、生态专家伍业钢在“南极探索的生态学意义”的演讲中提到,当旅游作为一种产业,极地旅游也就需要极地考察和南极考察的精神。产业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极地旅游探索的前提,我们极地旅游也应该提倡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尤其是在极地这个问题上应该是更加突出,因为极地是全世界、全人类的财产,不属于任何国家,当然有些极地是在某些国家里面,但是因为极地的性质属于全人类。对这些财产,而且是维护着地球整个生态平衡和环境优化的重大的因素。
随着极地旅游内涵和外延的扩展,使得这个曾经极为细分的需求在市场上发展迅速。新时代下“极地旅游”的概念和含义,也由“南北极极地”的含义拓展为广义的“极地、海洋、沙漠、山地”等极致自然条件下的高端定制旅游,以及涵盖广泛含义的冰雪、露营、登山、越野、探险、深潜、狩猎、速降等高端户外特种旅游。
“极地旅游”属于新的旅游业态,但是目前对于“极地旅游”的概念、内涵、外延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极地旅游对于产业上下游、理论界来说具有怎样的意义?执惠创始人兼CEO刘照慧在演讲中针对极地旅游的概念首次进行了阐释,他认为极地旅游可以延伸为三大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极地,极地是场景,代表人们旅行所能到达的目的地,比如南极、北极;第二方面是极限,它是指人们体验的内容,人类在与自然的融合过程中,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发挥自我身心潜能,向自身挑战的娱乐体育运动,比如攀岩、越野赛车等;第三方面是极致,指最佳的意境、情趣,比如奢华独特的旅行、文化旅游等。
执惠创始人兼CEO刘照慧
那么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人类该如何合理开发南极、北极旅游资源?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青松认为开展极地旅游对企业和游客有较高要求,必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游客要守规矩,遵守极地生态保护要求,在国际合作中坚持“以我为主”平等互利的原则,但一定要有发言权。
作为极地旅游产业的参与者,探路者高级副总裁甄浩在演讲中认为,根据现在极地旅游的发展情况,我国极地旅游游客量将很快超越欧美国家的规模,成为南北极旅行最大客源国,与此同时,业内企业需要结合环保生态要求,用匠心做极致产品,心存敬畏去南北极旅游。
本次中国极地旅游论坛以“探索和责任”为主题,旨在让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对极地、海洋、沙漠、山地等特殊目的地的生态保护,希望借助本次论坛,让国内的极地产业专家、各界有识之士能够围绕自然资源价值、生态人文、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展开充分交流并达成共识,共同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极地旅游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执惠作为此次极地旅游论坛的独家承办方,始终坚持助力文旅大消费产业升级的使命,将持续关注极地领域的市场发展和动向,更加深入地推动产学研上下游协作,推动极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