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酒店文化 酒店管理

问题员工管理的32字方针

2012-05-22

  1、真诚面对,以德服人。

  作为团队领导者,要有领导者的素质和作为。美国的库泽斯(Kouzesm,J)和波斯纳(Posner,B)合著的《领导力》书中有一项调查。对全球范围内最受尊敬的领导者品质展开大量的调查,最终统计的结果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最受尊敬的领导者品质是真诚。

  可见,要想在员工心中树立领导者形象,在团队中建立影响力,真诚是多么的重要。真诚不在于一切状态良好时如何表现,更应该在团队面临困境时,员工有问题时,领导者能真诚的去面对问题,对待员工,而不应当是回避,甚至采取曲线排压措施。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认为,领导者碰到问题员工时,首先要真诚的面对,坦诚的交流,这样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中国人老祖宗传下来的管理之道“以德服人”。

  2、发挥优势,激发挑战。

  如果你的员工绩效一直挺好,或许他是狂傲之徒,甚至在组织内是位“好动者”,不妨试着发挥他的优势,给予他更高的挑战,让其在更高的平台和空间中去发挥他的才能。美国盖洛普公司马库斯·白金汉领导了该公司长达20年的研究,他的《首先,打破一切常规》一书的核心思想是人本管理和优势理论。21世纪是人才的竞争,这是我们整日从报纸杂志,以及广播电视中耳熟能详的论调,然而,对于人的管理源头何在?这本书突破性地警示我们:传统理念有违人本之处,人本管理第一步是对于人性的尊重和重新认识!

  3、关注绩效,以理服人。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不仅要做到维持组织的正常运转,更重要的是带领你的团队实现业绩的突破。彼德得鲁克说,企业的任务有三项,一、负责任地创造利润,二、使员工取得成就,三、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就应该负责任地去创造团队的绩效,并且要使每一位员工取得成就。这就意味着,管理者要时刻关注重点,关注你的总体目标,而不要在实现总体目标的过程中丧失你的时间和精力,更不应该在一些细枝末节上去纠结。面对问题员工时,首先要看他的绩效情况,如员工绩效达不到,那就从绩效这条路径去设法帮助其实现目标吧,再来考虑他是否能够让你喜欢的问题。

  4、造成失衡,坚决淘汰。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人能力再强,如果是一位团队不合作者,势必会造成团队规则的破坏,气氛的影响,甚至造成团队内部公平的失衡。如果团队管理者试图按照上文的方式对问题员工进行辅导与培养后,仍然发现该员工有一些问题,其中有一项是缺乏团队精神,著名领导力培训专家谭小芳老师建议团队领导者快刀斩乱麻,当即立断。

  细数办公室里的成员,你会发现,员工总有各式各样的毛病:惯性迟到、彼此间水火不容、不珍惜公司资源、开会不提意见、爱八卦公司事务、一受完训就离职……尽管这些只是小问题,是,它们很小,但五个小问题、十个小问题,每个都减损公司一点,久了、多了,会不会累积成伤害企业文化、降低企业效率的大麻烦呢?不无可能。

  我不打算去分析这些现象,也不打算将这些不同类型的问题员工进行归类,但我想给这些管理者提几个问题,并且谈一些个人的观点。管理者在考虑怎样对待或者正在为这些问题员工而苦恼时,建议先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你认为他们有“问题”?你认为有问题和没有问题的标准是什么?你自己是否说得清楚这些标准?员工是否知道这些标准?是你自己个人喜欢的标准还是企业规定的标准?如果换你来做员工,你愿意接受这样的标准吗?你认为这样的标准合理合适吗?在乎这些标准有必要、有意义吗?

  如果以上过程被称之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那么如何解决问题,每个企业都有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员工”,管理者不管是采用“淘汰出局”,“委曲求全”或是“网开一面”,这些都不是理想而有效的管理方法,对“问题员工”处理不好,不要说没有好员工,只怕还会激化矛盾,甚至让整个销售团队变得“内讧”四起而最终一盘散沙,恐怕连公司的良性发展都难以为继。

  管理工作中最棘手、最让人头痛的就是对“问题员工”的管理了。每一位经理都是渴望成功的,但是那些不能或者根本不愿意好好表现的员工却拖了经理们的后腿。他们的消极想法和糟糕表现与经理的期望相差甚远,以至于在经理和这些“问题员工”之间会产生几乎不可解决的沟通问题。

  经理在面对日常工作压力的同时,还要腾出手来解决一大堆额外的麻烦。带来这些麻烦的仅仅是极少数的“问题员工”,但就为了解决这些麻烦,经理却不得不花费超乎寻常的时间和精力。

  开宗明义地讲,人本管理的要义就是通过别人的工作来达成自己与组织的目标——因此,管理制度要有应对方案,对员工进行动态管理,个人职业规划指导,针对员工存在的不同“问题”,深入挖掘,探其实质,找到“问题”的症结和关键需求,,“问题”员工才能真的不会成为难以解决的“问题”。当然如果“问题员工”确实一无长处,那就可以让他把问题带出企业。

  在任何一个马群里,都可以发现这个充满哲理的现象:马蝇会不时地在马匹身上叮上一口。马被其叮咬后,疼痒难忍,便用尾巴不停地驱赶;若拂之不去,就会发足狂奔,企图将其甩掉。结果被叮咬的马不仅没有血尽身亡,反而由于不停运动,生命力更加旺盛。某种程度上说,企业组织类似于马群。而那些个性鲜明、我行我素,同时又是能力超强、充满质疑和变革精神的员工,就是企业中的“马蝇”。在一些组织中,他们被叫做“问题员工”,甚至上了“黑名单”,因为他们难于管理。

  有一个经典故事经常被谭老师在课堂上引用——这个故事来源于新近翻译出版的IBM商业魔戒三部曲之《小沃森传》中:1947年,小沃森刚刚接手IBM销售副总裁。一天,一个中年人沮丧地来到他的办公室,提出辞职,因为他原来的导师柯克和小沃森是竞争对手,他确信小沃森主政后会把他挤垮。这个中年人就是曾任销售总经理的伯肯斯托克,才华横溢但一度受挫。

分享到

浅论如何做好酒店管理的三化
从“贞观之治”谈酒店经营之道

点击查看更多

无锡兰欧酒店:标杆店的养成手册
苏州南园宾馆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