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英尺的高空飞行 除了牛肉面和鸡肉饭还能吃什么?
2018-05-07
“您好,请问要牛肉面还是鸡肉饭?”乘坐飞机去旅行的你,是否也曾面临过此类问句的“艰难抉择”?飞机餐好像总是人们机上旅途吐槽的重点,但是有时候,高空飞行的用餐体验也并非只有这两种单一选择,精明的旅行者知道怎样挑选一家适合自己口味的航空公司,并在空中开启一次饕餮盛宴。在飞机上如何享用一顿美味的飞机餐?它们的发展历史又是怎样?为了争取更可口的餐食,航空公司付出的努力你都知道多少?又有哪些航班的高空美味值得期待?
今天,就让凤凰网旅游赏味带领大家飞往三万英尺的高空,探秘飞机餐的美味哲学。飞机很快就要起飞了,请您系好安全带,收起座椅靠背和小桌板,空中客机的美味之旅即将开始。
评测一次旅行是否完美,从你登机那一刻便已然开启。要是细分飞行感受,会有空乘服务、飞机舒适程度、娱乐设施及内容,以及最重要的一点:飞机餐。尤其在国际长航线中,动辄十多个小时的飞行,本就是一次对耐力、体力、心情的多重考验,如果还要让味蕾遭受“难以下咽”的困境,简直是遭罪。
实际上,飞机餐还时常成为人们初识一个目的地美食的名片,不同航线上供应的餐食往往能成为当地美食的缩影。通过定期更换的菜单,空乘人员在高空递上一份地方风味特色或经典菜品,乘客在尚未落地前便能在飞机上窥出些地道美味的蛛丝马迹。既然在空中享受一份美味的飞机餐如此重要,那么为何在多数航班上,依旧要面临“牛肉面和鸡肉饭”的选择题呢?飞机餐的正确打开方式又是什么?
飞机餐的发展史
在如此现代化的今天,人们对于航空餐的吐槽不绝于耳,那么第一批在飞机上用餐的乘客,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味觉考验”?其实,将时针回拨百年,你会惊讶地发现,上世纪的“飞客”们吃得比自己好多了。
20世纪初,“出手阔绰”的乘客开始选择航空出行,航空公司们便生出了让人类在天上用餐的主意。1910年,在一架从伦敦飞往巴黎的飞机上,诞生了史上第一份机上配餐。因技术限制,这道空中午餐是不需加热的冷食,每份售价3先令。九年之后,依旧是英法航线上的航班,仅有的几名乘客在颠簸的机舱里“享用”了一份上层人士钟爱的英式下午茶。虽然最早出现的航餐均是谈不上美味的冰冷的食物,但已经称得上奢华服务了。
飞机餐1936年,美国联合航空在飞机上增设了拥有加热设备的厨房,并且配备专业的厨师为机上的贵宾们现场烹制美味。有意思的是,彼时飞机的气密性还不足以解决海拔对温度的影响问题,每到餐食供应的时间,飞行员必须下降飞行高度,尽可能减少舱内温度对热餐供应的干扰。
为了让富人们在天上吃一口饭居然如此大费周折,听起来犹如天方夜谭,但在当时确实如此。进入50年代,乘坐飞机日渐流行,航空餐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增压舱的出现、餐食质量的提高、用餐配置的考究,飞机餐成了名符其实的奢侈品。1958年,美国泛美航空的一则广告便大力推广这一高级的空中服务:“高级厨师为您亲手制作的精美餐品,让您在旅途中获得高级餐厅的享受,飞行从此与众不同。”
上个世纪50年代,在飞机上用餐的“贵宾”至于国内航班早期的飞机餐,其品质也与国际一样可圈可点的。因为在中国民航发展的初期,乘坐飞机的乘客身份和级别都不一般,人数也很少,因此将厨师请上飞机进行现场烹饪不成问题。彼时的国泰航空,甚至能把龙虾、鱼翅等生鲜拿去机上烤制,有的航班还会供应茅台。
后来,飞机成了寻常百姓的出行选择,经济舱的乘客汹涌而至,现场服务的厨师自然成为“不可能选项”。面对乘客骤增的情况,想要在规定的用餐时间内供应热食,空乘不得不把餐盒高高叠起,在空间有限的烤箱里一键加热。为了避免中间的餐食加热不完全,有时只能延长烹饪时间,牺牲食物的最佳食用口感。诸如此类的妥协,在飞机餐的供应上随处可见。近年来,航空系统一直在努力攻克当前的美味困境,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重新拥有“私厨定制”的空中服务。
乘客骤增后,飞机餐逐渐简化后厨工厂历险记
实际上,为了做出好吃的航空餐,负责制作餐食的公司确实做出了很多努力,一份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盒饭”,在飞上三万英尺之前都经历了非同一般的烹制过程。今天,就跟着我们一同走进制作飞机餐的后厨,开启一次奇幻的味觉冒险吧。
新加坡航空- Gate Gourmet
在网飞纪录片《Mega Food》中,曾跟踪拍摄了新加坡航空机上餐饮供应的“秘密”。根据其统计数据,作为第一家引入飞行娱乐和就餐选择的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每天大约要供应五万份航餐。在该公司的A380航班上,乘客甚至有超过50种的套餐选择,更为神奇的是,机上提供的航餐不会事先冷冻,基本上都是现做的。
新加坡航空出于对配餐出品的好奇,节目组来到了与新加坡航空公司合作的独立航空餐饮企业Gate Gourmet,在区域行政总厨Oliver Fischer的带领下,亲历一次配餐生产的全过程。
飞机餐制作考虑到食用地点的特殊性,飞机餐必须遵守严格的卫生标准,配料也不能散发奇怪的气味。同时,为了保证备好的食物可再加热,飞机餐食不能完全做熟,这是一种微妙的平衡。比如在鱼类选择上,航空公司会用脂肪更多的鱼类代替鲜嫩的鱼肉,即便重新加热也不会丧失口感。
飞机餐制作制作飞机餐的后厨每天会配备30名员工为一架航班提供服务。按满舱计算,厨房需要在五个小时内准备1500份配餐,包括西餐、亚洲菜和特别餐,每类餐食都有独立的厨师团队和菜谱。
根据线路的不同,航空公司每一、两个月会轮换一次配餐单。因此总厨们每隔几个月就要研发新的菜单选项。Fischer在纪录片中表示,根据目的地研发制作一道民族风味的美味,是配餐工厂里生产的最复杂的餐食,他说:“你需要充分了解各种文化,同时也对食材的成分有着严格限定。”
飞机餐制作在高空环境下,人类的味蕾感受会发生变化,低气压会降低我们品尝咸味和甜味食品的能力。此外,对食物进行重新加热也会改变其最初的味道。用于研发菜单的厨房会使用一种航空对流烤箱来模拟飞机环境,不过,它无法模拟出机上的低气压,厨房会通过对食物进行反复试验来进行补偿。在这样的情况下试菜,才能知道如何调整餐料配比。
飞机餐制作在专业的冷藏车间里,准备好的食物必须在四个小时之内降温到10摄氏度以下,以免滋生细菌。如果冷却的时间超过了四个小时,这批航餐就会被扔掉,然后重新制作。
飞机餐制作当所有的食物准备过程结束后,航食工厂还有许多其他工作需要完成。在飞机餐“装盘处”,分配组在15.5摄氏度以下的房间里负责调整航餐份量,以确保每位乘客分到的航餐都是一模一样的。
飞机餐制作等量的分配既是防止乘客因发现与邻座餐食有差别后引发矛盾,更重要的,还是考虑到航班对限重的严格要求,平均一趟航班就要供应1500份航餐,锱铢必较可以节省成本。因此,就连食物包装也有标准:在经济舱,航餐是包在锡箔纸中的,加热后直接供应给乘客。在商务舱和头等舱,航餐按照酱料和其他部分分开包装,由空乘分别加热,再放到盘子里,按照标号提供给对应的乘客。
飞机餐制作餐食之外,机上配备的餐具也由工厂负责,比如新加坡航空公司每天发送的餐具就多达70000份。为了清洗这些刀、叉和勺子,工厂会用一种特殊的餐具清洗机,以矿物和水混合成分来代替洗涤剂,可以将餐具清洗得光亮可鉴。工人们流水作业,分类整理杯子、盘子和刀叉餐具。另一条流水线负责打包为下一架航班准备的干净餐具。
马来西亚航空- Brahim's SATS
在马来西亚航空由吉隆坡飞往北京的MH360航班上,“羊肉还是鸡肉”的询问与选择依然发生着,然而令人惊奇的是,空中小姐推着的配餐车中,盛放的不是打包好的盒饭,而是一盘盘香气扑鼻的肉串,在淋上浓稠香甜沙爹酱之后,马来西亚正宗的传统小吃“沙爹”,就成了商务舱乘客晚餐菜单中的第一道前菜。
沙爹鲜嫩的沙爹来自马来西亚航空的合作伙伴Brahim’s SATS,纯手工炭火烤制的肉串每天超过一万支,仿佛刚刚从烤架上取下来就被送到了飞机上。
飞机餐制作Brahim’s SATS这家配餐公司总部设立在吉隆坡机场,为包括日本航空、大韩航空等数十家“以挑剔著称”的航空公司从吉隆坡起飞的航班配置各舱位的餐食。在庞大的中央厨房中,冷餐厨房和热餐厨房完全分开,厨房之间的温度截然不同,虽然厨师们都穿戴着齐备的工作服,却体验着冰与火的不同之歌。无论如何,这些凉热菜品都会在烹饪完成后进入大得夸张的快冻冷库,在12小时内被送入飞机再次加工,以保证新鲜度和配餐效率。
除此之外,印度厨房、马来西亚厨房、中国厨房、日本厨房等区域分隔明显,以满足不同国家乘客的口味需求。印度厨房中的大锅里熬着浓浓的咖喱,日本厨房则是一贯的“性冷淡风”,不同的餐种分别由来自不同地区的大厨负责。
飞机餐当然,在这些国际化的口味之外,乘客也能尝到配着嫩黄咖喱的马来西亚烤鸡和本土风味浓汤,以此填补自己对渐行渐远的马来西亚的最后眷恋。
旅行达人的飞行菜单
经历了飞机餐后厨的历险,让我们一同看看究竟有哪些航空公司的美味,撬动了满世界飞行的旅行达人们“挑剔的味蕾”。
独臂老宋卡塔尔航空,有一次从北京飞往布拉格的商务舱里,获得的餐饮体验让人不得不感慨,卡塔尔航空无愧于来自土豪石油国,出手不凡。
丰盛的精美餐饮即点即送,中西式风味菜肴和阿拉伯薄饼、烟熏三文鱼、乳酪、咖啡,巧克力、冰激凌,尤其是机上精选的世界各地的香槟和葡萄酒品种相当丰富,选择众多。
卡塔尔航空飞机餐阿Sam日本航空和国泰港龙航空。日本航空都是以季节菜肴来烹饪,有一次从纽约回来的航班上吃到了烧鸟和拉面,还有整套的怀石料理,无论经济舱还是商务舱的出品都非常不错,酒水也很丰富。
港龙航空国泰港龙航空非常适合中国胃,港龙在北京或者上海出发的商务舱一直和很多五星酒店或者知名餐厅来合作,冬天的时候我还在飞机上吃过煲仔饭!国泰长途航班除了当地菜肴还能够吃到云吞面。
港龙航空FATIII这个问题其实深究起来并不简单,一般来说,航司的配餐与出发地配餐公司有关,当然自己的基地通常餐食会好一些。比如很多人推荐的国泰航空,主要从香港出发,配餐味道非常好。
今天想推荐海南航空的国际长航线,餐食部分绝对是海航机上服务的亮点。海航国际长航线餐食均与国内知名酒店大厨携手合作,机上担任厨师的乘务员受过专门培训,能在客舱有限的条件下将食物完美加热与摆盘,确保口感与卖相。这趟航班上,可以看到亲和的乘务员穿上专业厨师服,给旅客在机上用餐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这个细节海航做得不错。
海南航空的国际长航线长途飞行的航程通常会提供两个正餐,有中式、西式可以选择。发完第一餐后乘务员精心布置的小吧台会提供多种小吃与饮品,摆放的位置也是挺讲究的。
海南航空的国际长航线背包客小鹏要说最满意的航空餐,当然是全日空航空。飞机上也能吃到寿司、荞麦面、小菜、甜品、天妇罗……按照日本人的说法,每天要吃十七种不同食材,我看这一顿就都解决了。
全日空航空长腿叔叔好吃的航空公司太多了,但比较出乎意料的要算俄罗斯航空。俄航的餐食也像这个民族的性格一样,不拘一格。比如咖喱鸡肉饭,咖喱鸡肉做得非常地道,咖喱味超级浓郁。食材吃得出真材实料,量足味道好,远超预期。
俄罗斯航空寒江国泰航空和维珍航空的飞机餐最有亮点,也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两家。首先两家航司的商务舱和头等舱绝非简单地将餐具质量提升。
国泰航空国泰餐食都与知名餐厅合作,餐饮配料、烹饪手法经由名厨指点,味道的确很不一样;维珍的餐饮也同样经过了精心设计,还会周到地考虑到中西方餐饮文化的差异,选择十分充分。
维珍航空行者老胡亚洲航空吧。之前去马来西亚,在亚航飞机上吃了两餐饭,第一餐吃了亚航最早出名的马来式椰浆饭,第二次提前在亚航官网Santan菜单上做了预定。
这里有个小提示,亚航的机票便宜,但是飞机餐会收费,如果提前在网上点餐会便宜约30%,要是费用在17元以上还有八折优惠,并且提供优先派餐服务。这一次选择试吃全素豆腐香料饭菜,体验过程中发现,除了正餐还有前菜与甜点,强烈推荐椰糖松糕。
亚洲航空一柄锈剑最满意的是新加坡航空,新航飞机餐由全球著名美食城市的名厨设计,除了餐食特别美味外,商务舱的餐具都是由纪梵希专门设计的精致骨瓷和水晶器皿,搭配讲究的摆盘,享受美味的同时,视觉上也是一种享受啊。
新加坡航空喻添旧最满意的当然是国泰航空的商务舱,他们好像把整个香港能找到的美食都搬上了飞机,在肠粉、云吞面和海鲜粥之间做出选择太困难了。此外韩亚航空和釜山航空的飞机餐也曾给我带来过出乎意料的地道本土餐食体验。韩亚航空的餐食一直都很不错,丰富度和可口性都让人满意,商务舱还会提供鲜嫩多汁的美味烤鳗鱼。
韩亚航空韩国曾推出过一个“食物原产地”计划,国家鼓励人们只吃当地出产的农产品,在乘坐釜山航空时,即使是经济舱,也能吃得到韩国本土出产的最好食材,例如打上了“产地标签”的来自江原道的山蓟菜。
釜山航空许玥对于交通工具睡眠爱好者来说,有些飞机餐食是值得专门起床吃的。最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国泰航空和达美航空的餐食。
先说国泰航空,从香港出发的话可以先在休息室饱餐一顿(如果你只是在香港转机,没法好好享受香港本地美食的话,就知道这有多打动人了),感受国泰的“主场优势”。“风味坊”里有地道香港风味的云吞面、鱼蛋粉和港式点心,还能品尝港式担担面、生煎包、烧卖等等。
国泰航空休息室的餐食国泰的头等舱餐食时常会与米其林餐厅共同研发,食材与烹饪手法都令人比较放心,推荐海鲜和早餐粥,十分新鲜爽口。当然,为每位乘客都准备了的哈根达斯绝对是他们飞机上的网红了。
国泰航空对于“交通工具睡眠体质者”,达美航空的餐食也属于值得被叫醒去品尝的。根据出发地点不同,航空公司特意请来不同地区的名厨设计餐食,比如卡罗来纳州黄金大米和粗玉米粉、地方熟食和猪肉、山鳟鱼,还有符合中国人口味的面食等等。飞机上还准备了全球21位女性调酒大师之一的Andrea Robinson精选的葡萄酒,以及法国灰雁伏特加、杰克丹尼单桶精选、Woodford Reserve波本威士忌和精酿啤酒等等。
达美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