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的彩虹屁教学 是从旅游景点的课文开始的
2019-09-10
小时候语文课本就像电视购物一样,疯狂进行目的地种草,还明目张胆地把导游词写进课本里。 这种行为放在现在,可是涉嫌违反广告法的。

提起西湖那必须是“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山水画;

日月潭怎么不得是“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说到九寨沟一定有“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





不过亲身站到长城砖上可就没什么浪漫的联想了。 这种上看下看全是台阶,左看右看满目山野的设定,就是一个大写的气喘吁吁。
如果想趁节假日亲眼看一看这个“气魄雄伟的工程”可太难了——挤得让人想不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课文里的赵州桥,可是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盖过章的“坚固且美观”,而且有长达1300多年的历史。栏杆上雕刻的图案“像活了一样”。



经历过一番风雨修葺一新的赵州桥,好像不是很能感受得到“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
镜头拉近一点隐约可见石栏上栩栩如生的表情包。

但是也就是一看,看完了也不知道到底看了点儿啥。发个朋友圈吧,文案也挺让人头秃的:
“终于见到小学课本里的赵州桥了呢” “赵州桥真是坚固呢怎么跳都不会塌” “赵州桥上雕刻的鬼脸真的很生动呢”……
好像都差点儿意思。
千言万语最终汇成一句话:赵州桥,始建于隋朝,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门票40元。



我以为的闪闪发亮的琉璃瓦,是这样blingbling的,谁知道这么朴素。

好没有偶像包袱一景点。

这个差距,大概就是摄影师眼中的世界vs普通游客眼中的世界吧。
还有还有,鲁迅先生以前上过学的三味书屋,那个“早”字让人印象深刻啊!

这个“小小的‘早’字”引发了多少小学生桌上刻字的狂潮啊!

你我今天能看到的,只有十万八千里之外的犄角旮旯里被围起来的鲁迅座位,


《济南的冬天》,“微微露出点粉色”的薄雪听起来就是像少女一样娇羞可爱!





旅行向来不是只为看风景,背后的人文历史也一样重要。如果不是语文课本的安利,可能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地震前的九寨沟是宝石色的,以前的赵州桥的拱形是1000多年前设计的,人民币上桂林山水的雄奇地貌是大自然的馈赠……
这就是语文老师带我们看过的世界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