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有个拉面县,靠卖面年收入60亿单店80万,成最赚钱生意
2019-08-29
没有人知道中国到底有多少家拉州拉面馆,保守估计是国内35000家、国外110家。比数量庞大更让人惊讶的是:兰州拉面馆分布如此密集,不仅没有形成恶性竞争,还以超过50%的利润率领跑餐饮行业。
据一北京小拉面馆老板自陈:卖拉面年入200万。
兰州拉面笑傲美食江湖。但你一定想不到,如此风光无二的一个存在竟然是个山寨:至少在兰州以外的地方,开兰州拉面馆的都不是甘肃兰州人,而是青海人!更具体的指向是青海循化、化隆人,那里才是“兰州拉面”真正的故乡。1988年,青海化隆人打着“兰州拉面”招牌在厦门开了中国第一家拉面馆。拉面经济发展至今,循化县目前在全国各地的拉面店总数已达7500多家,从业人员近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3,年收入超过60亿,拉面店单店平均年收入近80万!
听起来几乎是天方夜谭,但追根究底这又是理所当然。因为,世界上的第一碗面就出自这里。曾经,关于面条的起源时间一直争论不休,有说2000年前,也有说3000年前;而关于面条的发明权更是竞争激烈,意大利、阿拉伯诸国、中国等都曾主张过,但谁也没能说服谁。直到2002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著名的青海喇家新石器遗址(距离循化县城30公里处)考察时,于齐家文化的文化层中发现了一只倒置的陶土碗。有道是覆水难收,覆碗之下却藏着一碗淡黄色的面条。
2005年10月13日,英国《自然》杂志刊登了这一消息。举世震惊,因为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第一碗面条!
这碗长约50厘米、直径约0.3厘米、粗细均匀的面条,为我国先民在4000年前就已经开始制作面条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而这碗面条之所以能保存至今,得益于4000年前的一次地震,这次大型地质灾难使得泥沙快速堆积、掩埋、密封,成了“4000岁面条”最直接的保护。众所周知,制作面条一般使用小麦粉。但考古学家却惊喜地发现,这碗世界第一面并不是由小麦做成,其原材料居然是小米混合少量糜子。而小米是没有什么黏性的,小米面团粗糙易碎,拉伸性很差。经过多次模拟试验,研究人员在吸取民间锤砸、用烫面增加黏性的工艺基础上,利用传统饸饹面制作工具,借鉴挤压糊化凝胶成型,在没有添加任何增粘剂的情况下,终于成功模拟制作出了长度超过1米的小米面条,从而证明小米是可以做面条的。
小米面条的出土不仅更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结构,也为世界饮食文化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吃面历史如此源远流长,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青海人会这么爱吃面,以及原来的一个贫困县为什么靠一碗面就能做出年营收60亿的惊人成绩。毕竟,真爱无敌!青海人爱吃面,也将面食吃成了一门艺术。在青海,面食名目繁多、种类多样,它们或因工序不同而名字各异,或因面食的掺杂成分不一而叫法各异。比如,用手揪出来的“尕面片”、用杂面(青稞面)擀制而成手指长的“板凳腿”、手搓而成状如猫耳朵的“秃秃麻食”,以及一系列光看名字你压根想不到是什么但就是很想吃的“破布衫”、“搓鱼”、“炮仗”等等。
在青海人的面食江湖里,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那么,拉面又有怎样的故事呢?关于拉面历史,坊间有两种说法:一、 牛肉拉面由唐代回民创造,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由于制面过程复杂、用料考究,未能成为流行食品。
二、 1799年(清朝嘉庆四年),东乡族马六七从河南省怀庆府清化镇苏寨村(今河南省博爱县境内)陈位林的父亲陈维精处习得“小车牛肉老汤面”制作工艺,后带入兰州并逐渐演变而成。
如今已经没有人能确切说出拉面的真正出处。能够明确知道的是:青海省海东人在兰州拉面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三遍水、三遍灰、九九八十一道揉”的工艺,并利用和、揉、抻、拉的技艺最终拉出了“一清、二白、三红、四绿”的青海牛肉拉面!前面已经简单说过青海各种面条的种类。事实上,单是拉面,青海人就有9种吃法。从手工拉8下而成直径1毫米的毛细,到拉6下、横截面为正三角形的荞麦棱,再到手工拉2下、宽度近50毫米的大宽,可谓是面面俱到,充分考虑了每一位食客的舌尖感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舌尖上的感动”啊。“面”是原料,“条”为工艺。前者是物质本源,后者乃是生存智慧和精神追求。青海人在吃面这件事上的较真和孜孜追求,体现的何尝不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