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绥宁:让担当彰显初心 用实干践行使命
2019-02-25
中国网2月25日讯 2月21日,在湖南省组织部长会议上,绥宁县委组织部领取了“全省组织工作先进集体”荣誉奖牌。
近年来,在绥宁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绥宁县委组织部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进党建、干部、人才等各项工作,为绥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近五年,绥宁县委组织部被评为全市文明单位、1次被评为全市组织工作“红旗单位”、3次被评为全市组织工作先进单位。
党旗引领脱贫路
拓宽村组道路、发展脱贫产业、进行危房改造……在鲜艳的党旗下,绥宁县广大党员干部们带领群众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该县坚持把党的力量、党的工作挺在脱贫攻坚最前沿,有效推动了组织工作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互推互进。
尽锐出战抓派驻。该县突出因村精准派人,按“五选四分三优先”原则,将最优秀的干部放在最适合的脱贫攻坚工作岗位,选派驻村帮扶工作队218支462人,安排5630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15960户贫困户,选派科技专家39人到85个贫困村定点帮扶,实现了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贫困村派驻科技人才全覆盖。
严管厚爱抓激励。该县突出从严管理,近两年共组织集中走访12次,下发督导通报12期,通报批评单位48个、干部85人次,提请县委对13名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实行了调整或召回。坚持关心关爱,认真落实县委关于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经费保障、提拔使用、考核表彰、人文关怀”四个优先,近两年对脱贫攻坚一线表现突出的87名干部予以提拔或重用。
精准发力提实效。该县着眼大力宣传扶贫政策、扶贫故事和扶贫变化,提升群众认可度,组织驻村帮扶工作队利用“村村响”开办扶贫“广播课”1230期,召开“群众院落会”2592场次,开展“入户见人一小时”活动,组织广大帮扶干部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45635件。“安心”工程、“双培双带”工程、“四型”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群众院落会”、“入户见人一小时”活动等工作经验被多家主流媒体或刊物刊载。
固本强基激活力
党的事业根基在基层、血脉在基层、源泉在基层。绥宁县将强化基层阵地建设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重要保障,将基层党组织打造成脱贫攻坚“桥头堡”。
基层阵地全面夯实。全县投入5100万元新建、改建乡镇小套房1296套;投入1.3亿余元建成村级综合服务平台215个,率先在全市实现乡镇小套房、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全覆盖。
基层组织全面建强。该县实施“能人治村”工程,共选拔426名致富能手进入村“两委”班子;切实加强贫困村党组织书记管理,2018年对不胜任、不合格、不尽职的6名贫困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了调整;储备村级后备干部690名,其中85个贫困每村均配备了2至3名年轻后备干部。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将181名致富能手发展为党员,将554名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实施“支部结对共建,党员结对帮扶”工程,将114个县直机关党支部与114个农村党支部进行结对共建,1315名有帮扶能力的机关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进行结对帮扶。
党建责任全面压实。该县强化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考核述职评议结果运用,对考核结果不能评为优秀的,党委书记个人年度考核一律不得评为优秀,连续两年评为较差的,对党委书记进行调整撤换。坚持常态化举办后进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强化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责任意识。
蓄势迸发扬帆进
打铁必须自身硬。绥宁县组织系统突出“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标准,全力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洁型、公正型”组工干部。
业务素质不断强化。2017年深入开展“创建先进组织部门、争当优秀组工干部”活动,推动“干部大讲堂”和“组工讲坛”常态化,干部轮流讲课56场次,获评全市学习型党组织称号。2018年扎实开展“责任教育、廉政教育、保密教育”,22名部机关干部带头签订廉政、保密承诺书,践行公开承诺。
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制定并完善了《组工干部行为规范手册》,对岗位责任、学习、考勤、公车管理、财务管理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建立了“1+1+X”联系机制,将22名部机关干部分别挂点联系1个乡镇、3—4个县直机关单位,实行包干负责,有效推动了组织工作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工作效率不断提升。创新组织工作思维、方法和机制,近两年在省委办公厅、省委组织部主办的刊物及湖南日报、红网等省级以上媒体刊发组织工作创新经验信息18条。绥宁县委组织部连续5年被评为全县绩效考核先进单位。
让担当彰显初心,用实干践行使命。绥宁县组织系统聚焦主责主业,着力规范提升,强化使命担当,狠抓工作落实,迸发出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向云峰 阮登科 贺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