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的中国风
2018-05-22
1866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的第二年,在欧洲艺术之都巴黎,有一群因庆祝独立日而聚会的美国人,提出在美国建立一座国家艺术博物馆的倡议。其实早在南北战争之前,纽约的诸多富豪已经有了系统的收藏行为与成规模的藏品,但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却在美国起步较晚,一度造成私人收藏想展示却找不到可托付机构的现实情况。于是,当美国首任首席大法官的孙子约翰·杰伊律师在这次巴黎聚会上关于筹办艺术博物馆的建议一经提出,顿时引发了广泛的共鸣。1870年4月13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正式成立,并从此踏上一个新兴博物馆的崛起之路,这其中也与中国结下不少情缘。
如今,已是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品总数达300万件以上,几乎囊括了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文化艺术品,充分体现了“跨越所有文化和时期收藏人类最伟大的艺术成就,使访客在一次参观中就能真正周游世界”的立馆使命。在众多馆藏文物中,尤以中世纪文物与亚洲文物为最,而中华文物又独占鳌头,数量近两万件的丰富藏品,令该馆成为海外收藏中华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
历史上,包括中华文物在内的亚洲文物收藏,一直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短板。直至20世纪70年代,在博物馆成立100周年之际,该馆定位要建成一个百科全书性的博物馆,从而作出重大决定要着重收购亚洲文物。1973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从旅美华裔收藏家王季迁手中收购了25件中国珍品名作,其中不乏《照夜白图》《夏山图》之类的绝世珍品。此后,来自社会捐赠、遗赠与通过购买方式入藏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中华文物不断增多,门类愈来愈丰富,涵盖了书画、瓷器、玉器、青铜器、漆器、服饰、雕塑等。随着孤品佳作的不断积累,作为世界重要文明代表的中华文化、艺术在大都会博物馆开始崭露头角,甚至后来居上。
除传统书画外,入藏该馆的中华文物还有诸多巨制,位于博物馆二楼东方部的中国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的元代巨型佛教壁画《药师经变》(见上图,张月供图)就是经典。作品整体宽15.2米、高7.52米,气势磅礴。画中端坐着药师佛,十二神将陪伴左右。作品构图疏密相间,场面恢弘,色彩繁复,线描精巧,形象地表现了药师如来及其随从所在的东方佛教净土的盛况。这幅从广胜寺佛殿中剥离的巨型壁画,经历曲折。该画虽经历了700多年的沧桑辗转而瑰丽依旧,堪称艺术珍品,也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最知名的中国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