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农老杨的生态观
2020-07-09
在贵州省榕江县仁里乡太元村,稻农杨卓林挑着秧苗准备栽秧(6月4日摄)。 新华社发(王炳真 摄)
稻农老杨的生态观
种完“七彩”稻子半个多月后,50岁的老杨这两天忙着用诱虫灯诱杀卷叶虫。
“这种虫好多年没有出现了,今年又重新出现,我用诱虫灯诱杀成虫,效果不错。”站在自家门前的山坡上,老杨一边安置诱虫灯一边介绍,这个灯是可以移动的,哪块田的虫多,就安置在哪块田里。
“老杨”名叫杨卓林,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仁里乡太元村人。他在家门前的山坡上种了20多亩七种颜色的古稻,包括黑米稻、紫米稻、红米稻、黄米稻、香禾糯稻等。
杨卓林(左)在贵州省榕江县仁里乡太元村的一片秧田里扯秧苗(6月4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王炳真 摄)
这是6月4日拍摄的贵州省榕江县仁里乡太元村田园景色(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王炳真 摄)
在贵州省榕江县仁里乡太元村的一片秧田里,杨卓林拿黑米秧苗和普通秧苗作比较(6月4日摄)。 新华社发(王炳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