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调研背景民宿和农家乐的快速发展为乡村旅游扶贫提供了新的机遇。对于贫困地区而言,一方面民宿和农家乐的发展可以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加快脱贫;另一方面,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民宿和农家乐的发展也可以反哺当地乡村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继续推动自身发展,形成正向循环。但是,在当前我国民宿、农家乐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挑战。根据美团大学美酒学院在四川雅安市天全县、宝兴县,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及福建龙岩市新罗县、连城县等地开展的相关调研和深入走访发现,民宿、农家乐在乡村旅游扶贫中的作用机制与传统认知有明显不同。民宿和农家乐在乡村旅游扶贫中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应当如何发挥民宿和农家乐在乡村旅游扶贫中的作用?这些疑惑正是本次调研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调研旨在通过对部分贫困地区民宿、农家乐的投资、经营、管理等环节的梳理,发现民宿、农家乐等旅游产品对旅游扶贫的作用机理,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调研通过实地抽样调查方式,共收集到有效数据173份,同时针对典型案例,还进行了大量的深度访谈。同时,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我国民宿、农家乐遭受重大损失,也面临诸多新困难。为了明晰新冠疫情对相应产业的影响,本次调研追加了新冠疫情对贫困地区民宿、农家乐影响的调查问卷,旨在了解疫情之下民宿、农家乐经营的现状,并据此探索、分析可能的方法和建议,帮助产业渡过难关。追加问卷采用网络问卷方式,获得经营者有效数据296份。二、 主要结论第一部分:贫困地区民宿、农家乐经营现状调研显示,民宿、农家乐的经营者年龄46-60岁占到33%,36-45岁占到30%,26-35岁占到32%。行业中的中老年人数偏多,这与贫困地区的空心化现象有关。
调研显示,民宿、农家乐经营者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占比高达82%(其中43%的人只有初中及以下文化),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有18%。普遍的低学历现状决定了整体民宿、农家乐的经营水平不高,急需社会力量介入,提升相关经营者的经营能力。
- 在贫困地区,从事民宿、农家乐的经营者,真正是贫困户的很少。
调研显示,贫困地区实际投资开办民宿、农家乐的,国家建档的贫困人群占比只有2.58%。这与民宿、农家乐需要一定的资源投入有关。贫困户由于没有相应的启动资金,所以很难直接投资民宿、农家乐等产品。很多人认为民宿、农家乐会雇佣大量贫困人口的劳动力,在我们调研中,这一现象并不明显,数据显示,即使把雇佣人员加入,直接在民宿、农家乐进行就业的贫困人员也只占4.62%,行业直接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并不明显。
表1:贫困户数量与调查贫困率统计民宿、农家乐非直接经营者民宿、农家乐实际经营者合计贫困户628非贫困户9075165合计9677173调查贫困率6.25%2.58%4.62%
调研显示,民宿、农家乐的投资资金超过一半(55%)都是来自于外部的借贷。其中银行借贷占38%,亲戚和民间借贷占17%。
本次调研的民宿、农家乐以景点依托型为主(53%),还有部分是依托于生态农业(22%)的。实际上,依托景点和生态农业是我国现阶段民宿、农家乐的主要方式。因此,要通过发展民宿、农家乐进行旅游扶贫,需要当地景区资源或生态农业发展作为支撑条件。
调研显示,民宿、农家乐的客房数多数集中在3-10间的小规模上,拥有40间以上成规模的民宿、农家乐非常少,与传统酒店有很大的差别。
调研显示,入住率在20-40%的民宿、农家乐数量最多,占比37.66%;入住率在20%以下的次之,占比33.77%;而入住率在40%以上的数据中,民宿、农家乐的数量与入住率呈反比。事实上,调查中仅有1家民宿入住率达到了80%以上。可见所调研地区民宿、农家乐面临严重的入住率不足问题,合计超过71%的经营者反映,其客房入住率不足40%。如此低的入住率,让经营者的经营风险变得巨大。
调研显示,70.13%的经营者认为客源来自回头客的介绍。可见,民宿、农家乐更多是靠口碑吸引客流的。借助微信进行营销活动的经营者有29.87%, 而且有接近1/4的经营者没有任何的宣传推广。
- 多数民宿、农家乐都希望进行网络推广,但是实际使用网络推广的只有3成左右。
调研显示,民宿、农家乐已经进行网络推广、正在计划即将推广和想做但是不会的比例大致相当,其中已经推广的有38%,正在计划即将推广的有27%,想做但不会的有34%,此外只有1%表示不考虑进行网络推广。
- 民宿、农家乐经营者最希望政府扶持的前三位分别是完善基础设施、提供推广支持和引进产业项目。
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乡村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之一;民宿、农家乐经营者在产品推广上能力有限,需要政府给予引导与扶持;另外,民宿、农家乐经营者希望政府能引入产业项目,对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形成支撑。
调查显示,疫情对民宿、农家乐的冲击非常大,超过半数(57.76%)的民宿、农家乐入住率降幅超过80%,约九成(89.66%)的民宿、农家乐入住率降幅超过40%。本来春节应该是民宿、农家乐的旺季,但是,由于今年的新冠疫情,使得民宿和农家乐整个行业处于全面亏损状态。
调查显示,民宿、农家乐经营者在疫情期间面临的最大压力来自于房租,超过70.95%的问卷都提到了房租压力。排在第二、三位的是没有足够现金流收入(57.09%)和贷款还款压力(40.20%)。
调查显示,大约三分之一从业者认为疫情在3-6个月可以结束。有28%左右的经营者认为疫情带来的不良影响将会持续一年以上,总体来看,大家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不乐观。
调查显示,约2/3的经营者预计全年营业收入同比下滑在50%以上,约90%的经营者预计全年营业损失同比下滑在30%以上,仅约1%经营者认为疫情对全年营业收入的影响不大。可以看出,新冠疫情使让大部分民宿、农家乐遭受重创。
调查显示,支持方面,经营者们最多选择的是租金减免(60.81%)和宣传推广支持(60.14%),其次是贷款等资金支持(45.64%)和税收补贴(27.36%),而培训(17.57%)和基础设施(16.22%)排到了后面。在疫情前的调研中,经营者群体在“希望政府扶持的项目”中选择“完善基础设施”的比例是最高的,“资金支持”仅排在第四。而在疫情后发放的调查问卷中,租金减免、资金支持、税收补贴等被选比例都较高,基础设施则排在了相对靠后的位置。这说明疫情使得经营者们面临严重的资金问题,迫切需要资金来渡过难关。第一方面,贫困地区民宿、农家乐自身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调查数据显示贫困地区民宿、农家乐主要面临五个方面的问题:
- 与发展条件特征相对应——融资、引资问题;
- 与市场分布特征相对应——客源、入住率问题;
- 与经营主体特征相对应——经营、管理问题;
- 与发展相关综合性问题——品质与合规性问题;
- 疫情之下近期主要问题——资金与帮扶问题。
- 针对问题,课题组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与对策:
- 丰富创新投资扶持手段,拓展有针对性的融资方案;
- 建立完善的专业培训体系,提供适合的知识技能教育;
- 吸纳融合当地特色文化,形成特色鲜明的民宿集群;
第二方面,贫困地区民宿、农家乐对乡村旅游扶贫的意义与机制。通过调研,课题组认为,贫困地区民宿、农家乐对于扶贫的推动作用,主要通过其所带动的二次消费间接实现。民宿、农家乐带动二次消费,很多产品直接出产自贫困人口群体,因而打通二次消费市场,才可能解决当地三农产品、特色民俗产品的市场化问题,进而覆盖到更广泛的贫困人口。通过民宿、农家乐带动起来二次消费,才是民宿、农家乐在乡村旅游扶贫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机制。课题组提出了“民宿、农家乐+吃住”;“民宿、农家乐+产品”;“民宿、农家乐+文化”和“民宿、农家乐+产业体系化”的四步走战略。最后,针对目前国内乡村旅游扶贫的相关理论体系的整理,结合调研和访谈的数据,课题组提出了针对乡村旅游扶贫的HRM-B理论体系。在HRM-B理论中,我们提出了人H(Humanity)、资源R(Resource)、机制M(Mechanism)相互作用,共同推进效益B(Benefit)的四元理论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