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硕果累累
2019-11-22
15000多名艺术工作者汇聚,演出42台中外剧目,平均出票率和上座率近9成。为申城市民和游客带来350多场演出及活动,共惠及观众560多万人次。
11月1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上海大剧院落下帷幕。在闭幕式上,世界级指挥家安德鲁·曼兹、中国著名小提琴家黄蒙拉与德国一线广播乐团北德广播爱乐乐团携手为中外嘉宾带来了贝多芬《费德里奥序曲》、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以及贝多芬《F大调第六交响曲》三首经典德奥音乐作品。音乐家们的独到诠释,既保留了地道的德式韵味,又展现了中西合璧的别样风采。返场曲目《我和我的祖国》点燃了全场观众的激情,为本届艺术节画上了圆满句号。
作为今年“看大戏、游上海”的重要内容,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为申城市民和游客带来了350多场演出及活动,共惠及560多万人次观众,成为“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
据了解,本届艺术节期间,来自65个国家和国内27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的15000多名艺术工作者汇聚申城,演出42台中外剧目,平均出票率和上座率近9成,出票率达到100%的剧(节)目有15部,举办各类艺术展览12项,艺术节还走进学校、社区,共举办35项93场系列活动。
据艺术节组委会执行副秘书长、艺术节中心总裁王隽介绍,艺术节举办期间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第二届进博会在上海举办,演职员和观众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一些红色主旋律剧(节)目大受欢迎,如上海杂技团和上海市马戏学校联合创作的红色主题杂技剧《战上海》,被观众誉为最“燃”的杂技剧,将革命英雄主义通过杂技语言深植在观众心中。同时,艺术节努力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尝试用国际语言讲述中国故事,通过艺术节平台与朋友圈走向世界,如上海京剧院新编京剧《大唐贵妃》与艺术节再续前缘,史依弘、李军等沪上京剧名家荟萃出演,在传承中求索创新,以新的语言和方式吸引现代观众走进剧场。艺术节还着力做大文化“码头”,做强文化“源头”,如首次集结全院最全阵容来华的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受到艺术节观众的热情欢迎,《假扮园丁的姑娘》和《魔笛》两部亚洲首演作品在上音歌剧院收获了良好的演出效果。世界级男高音何塞·库拉音乐会《今夜无人入眠》,传奇歌剧天后芮内·弗莱明唱响舒伯特、托斯蒂、德克雷申佐等经典艺术歌曲,德国班贝格交响乐团音乐会等,都给观众留下难忘的观演记忆。
王隽表示,经过20多年的连续打造,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交易会在规模、专业度、全面性、活跃度、成果数量上,已在世界艺术版图中树立了鲜明的标识度,越来越多的中外艺术家、制作人选择艺术节演出交易会作为其新作的交易、推广首发地。据统计,交易会吸引了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会,参会机构达450余家,推介演出总数26台,创投项目14项,交易双方以多种形式达成共计510个项目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