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酒店时刻 旅游资讯

深化公民道德建设 树立文明旅游新风

2019-11-04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不仅有针对旅游领域的重点关注,能够有效遏制不文明旅游行为,还聚焦“治本”,从公民道德建设的层面正本清源,通过系统全面的部署为树立旅游领域的时代新风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部署了筑牢理想信念之基等重点任务,从深化道德教育引导、推动道德实践养成、抓好网络空间道德建设、发挥制度保障作用和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系统指引公民道德建设。此次《纲要》的印发不仅有利于推动文明旅游,还从更高层面、更新角度和更接地气措施等方面为旅游领域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更明确的方向指导。如《纲要》提出,实施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推动出入境管理机构、海关、驻外机构、旅行社、网络旅游平台等加强文明宣传教育,引导中国公民在境外旅游、求学、经商、探亲中尊重当地法律法规和文化习俗,展现中华美德,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

  在此之前,有关部门为推动文明旅游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通过权威媒体、在线平台和落地短信等渠道积极宣传文明旅游常识,提升了大众对文明旅游的关注度。另一方面,中央文明办会同原国家旅游局颁布了《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和《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并且在2015年根据《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公布了首批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旅游、航空、铁路等部门相继建立了“黑名单”制度,引入惩罚性措施规范游客行为。

  应该认识到,《纲要》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指南,也是新时代旅游领域相关人群道德建设的根本指南。无论旅游从业者或旅游者,其首要身份是公民。由此观之,对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当然也是对包含旅游从业者和旅游者在内所有旅游领域相关人群道德建设的要求。对旅游从业者,要求诚信为本,立足旅游行业特色和职业特点,突出涵养职业操守、培育职业精神、树立旅游行业新风,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社会提供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对旅游者,要求文明出行、文明旅游。在境外旅游、求学、经商、探亲中,尊重当地法律法规和文化习俗,展现中华美德,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

  《纲要》不仅有针对旅游领域的重点关注,能够有效遏制不文明旅游行为,还聚焦“治本”,从公民道德建设的层面正本清源,通过系统全面的部署为树立旅游领域的时代新风提供了根本遵循。长期以来,虽然下大功夫宣传治理,也有一些配套政策措施出台,但是不文明旅游行为顽疾还是或多或少存在,在教育引导方面,规则意识养成乃至旅游过程中的文明常识教育仍然不够。对旅游者而言,除自觉排队、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等文明社会最基本的常识外,尊重目的地法律、习俗和文化,遵守公共秩序,尊重周边人权利等诸多方面都还有不少有待提升的空间。对从业者而言,诚信经营,敬业用心服务的职业素养也需要更多强调。对此,《纲要》在“深化道德教育引导”部分提出把立德树人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用良好家教家风涵育道德品行、以先进模范引领道德风尚、以正确舆论营造良好道德环境、以优秀文艺作品陶冶道德情操、发挥各类阵地道德教育作用以及抓好重点群体的教育引导等重点主张,从学校、家庭、表率、舆论、文艺、渠道和重点群体等方面形成了全面系统的解决方案。在此指引下,旅游领域相关方面可以采取合理的引导和渗透措施,以有效渗透相关人群为目标。同时配以有感召力的内容,让相关人群产生足够的动力,乐于接受和自觉遵循。

  又如,在目的地管理上,无论设施还是管理都有明显的短板,管理上有粗放现象。一些景区的承载力管理在面对假期汹涌人流时几近失效。针对这类问题,《纲要》提出“推动道德实践养成”,要“着眼完善社会治理、规范社会秩序,推动街道社区、交通设施、医疗场所、景区景点、文体场馆等精细管理、规范运营,优化公共空间、提升服务水平,为人们增强公共意识、规则意识创造良好环境”。着眼实践,目标养成,从供给侧保障了文明旅游。

  《纲要》的印发,有利于形成文明旅游更多更大合力。更多部门、更多方面都将从自身角度去促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除了文化和旅游部门,可以看到包括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统战、政法、网信、经济、外交、教育、科技、卫生健康、交通运输、民政、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党政部门都加入进来,这些对于文明旅游都是大有助益的。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更重要的是秉承创新精神,探索更有效、也更好落地的模式,总结和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文明旅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

  (作者单位:中国旅游研究院)


分享到

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 提供高品质生态产品和福利
“乡芃好礼”助力金坛乡村振兴

点击查看更多

这里的樱花胜景错过了要再等一年(组图)
春雪云海映长城 人间仙境金山岭(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