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小镇”秀出“智慧产业范儿”
2019-10-10
沐浴着秋日的暖阳,玻璃大棚里绿油油的沙窝萝卜叶正在悄然生长,翠绿硕大的萝卜直挺挺地露在土地上,只有小部分呈圆锥形的白皮“小尾巴”根部埋在土中。
“从选籽、种植、养护到出棚……这些萝卜‘生长轨迹’将会被全流程记录在智慧系统里。”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党委书记任秀元说,我们所处位置就是占地50亩的沙窝萝卜智能示范区,这里已经初具规模,未来将成为“萝卜”小镇走上“智慧产业范儿”的大本营。
沙窝萝卜因原产自小沙窝村一带而得名,有着300多年的种植历史,这里的蒙金土上沙下粘,在运河水的滋润下,产出的萝卜又脆又甜,有着“赛鸭梨”的美誉。此外,沙窝萝卜种植与窖藏技艺更是在2009年被列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辛口镇的一张特色农业名片,目前,全镇种植沙窝萝卜约6000亩,预计产生经济效益约5亿元。
“全镇沙窝萝卜的市场价格逐年提高,我们要继续将这个产业做大、做优、做特,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有满满幸福感。”任秀元说,但镇里的萝卜种植能手年龄偏大、后继乏人,农户种植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低,生产设施老旧、籽种不统一等问题,依旧制约着沙窝萝卜的品牌传承。
纾解发展困境,政府掏腰包。新建的智能示范区将打造成沙窝萝卜种植的“精细车间”,浇水量、施肥量、温度、湿度、光照等都会通过智能化的生产技术管理,使沙窝萝卜种植实现精准控制。温室大棚内的“智能人工气候室”可以打破自然环境的束缚,使沙窝萝卜一年四季皆可种植生产。
任秀元说,萝卜种植专家和当地经验丰富的农民共同建立的标准化栽培技术还将面向全镇农户进行推广。“政府出资推动农户改造老棚室,建立标准化大棚,完善棚内基础设施,并优化籽种,提升萝卜品质,走上智慧农业发展之路。”
在沙窝萝卜机械化种植、“互联网+销售”模式的“探路人”要数辛口镇小沙窝村的致富能人郭芝振。再过十几天,他家大棚的电动卷帘将缓缓下放,为地里的沙窝萝卜“罩上”一层保护罩,让入冬的萝卜更加甜辣可口、酥脆多汁。
2018年,老郭创办的家庭农场吸引50多户农民加入,总计承包了200多亩地,共卖出100多万斤沙窝萝卜,总销售额达400多万元。“今年萝卜品种更加优化,预计销量能再提升30%。”53岁的老郭望着自家大棚里长势喜人的一片绿意难掩喜悦之情。
老郭的儿子郭绍祥是个地道的“90后”,他将自家萝卜的种植过程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晒”到网上,大大拓宽了老郭的销售渠道。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辛口镇在2015年建立沙窝萝卜文化展览中心,让前来参观的游客了解沙窝萝卜的历史渊源和现代化发展。此外,镇里还积极发展文化旅游项目,打造了沙窝萝卜“莱菔”卡通形象,举办了十一届沙窝萝卜文化旅游节。
“依托沙窝萝卜的种植产业,全镇还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旅游观光、采摘项目等,真正将沙窝萝卜变成富民大产业,走上‘智慧产业范儿’。”任秀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