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谋求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新途径
2019-10-09
日前在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举行的贵州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主题研讨会上,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非遗传承与市场化的主题,对贵州非遗传承与保护现状、国际非遗传承与发展及贵州非遗传承的市场化等,进行了深入研讨,为贵州非遗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一系列建设性意见和创新思路。
据介绍,研讨会在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下,邀请国内和日本的相关专家学者、优秀非遗传承人、优秀非遗企业代表等出席。研讨会认为,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开发潜力巨大的宝贵财富,不仅是特定的文化符号,更是贵州各族人民智慧、精神、情感与性格的重要体现,是一个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延续更多依靠个人的力量,容易出现传承链的中断,某些领域或项目往往因传承人的离去而走向衰亡,不经意间就会消失于历史的尘烟之中,因此非遗传承最重要的是非遗传承人的延续和发展;贵州非遗从内涵、技艺和审美艺术上,都已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认同,但贵州非遗的发展尚未达到预期,品牌化、产业化是非遗发展的主要方向。非遗需要保护性开发,需要对民族、社会、传统文化负责,生产是最大的传承,买卖是最大的保护;非遗发展既要回归自然,又要走向现代化,变化是文化传承的基础,非遗的传承不光是民间相助,更需要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从体制、机制上创新,不仅要对今天所做的事负责,还要对未来负责,人们对未来的选择才是非遗传承的方向。
日本专家在现场展示了传统祭祀节的宣传资料,主要通过个人、团体、指定团体来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被称为“人间国宝”,每年可获得政府补助金200万日元,同时还获得地方和振兴会帮助支持。
根据官方数据统计,从中国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年龄分析, 80岁以上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有107人,70—79岁的237人,60—69岁的287人,40-—9岁的444人,平均年龄63.29岁。而40岁以下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只有7人,如果按60岁作为分界线,40岁以下的非遗传承人只占1.1%。专家们表示,中国非遗传承问题非常值得重视,非遗的生活化应用、产业化发展更具可持续性;非遗传承不仅需要匠人精神、匠心精神,更要有市场化的核心——契约精神,才能更有利于非遗的交流、合作、创新发展;非遗的传承不仅需要平台,更需要政府、学界、媒体和广大消费者大力支持,需要包容的氛围和土壤;专家们认为,西江千户苗寨变化太快,传统文化上的提升要优胜劣汰,但外来文化的强行推广是对当地文化的破坏,非遗文创不是创造而是创新,非遗传承要深挖,必须是实用性和民族性的结合才更有生命力。希望贵州加大力度强化对西江千户苗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