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举办炎帝陵祭典传承发展座谈会
2019-07-28
日前,炎帝陵祭典传承发展座谈会在长沙举行,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巡视员刘振平主持会议,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晨阳做总结发言。四川大学教授李锦,吉首大学教授田茂军,湘潭大学副教授郑长天,湖南工商大学教授王佩良,炎帝陵管理局局长李园平,炎帝陵祭典传承人代表唐青平等围绕炎帝陵祭典传承发展各抒己见展开研讨。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湖南省文化馆、株洲市、炎陵县相关代表出席会议。
李锦介绍,据学者考证,炎帝的多重面相有一个随着历史过程进行的逐步叠加,在这个过程中隐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谱系,一是自在的中华民族形成后对自我的表述,炎帝、黄帝的兄弟关系,炎帝与蚩尤的同族关系,正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过程中多族群、多文化交互影响的结果;二是中国农耕文化理想的表达,炎帝演变为神农氏,与上古文献认为神农时代是理想时代的叙事相关,是中国农耕文化理想的标志。她提出,炎帝作为中华民族的祖先能够加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炎帝演变为神农氏这一历史现象在当代中国社会生产活动中依然具备弘扬“民生”的文化意义。
田茂军说,对于炎帝陵祭典文化的弘扬,要做好三个“固定”和“三个”融合。一方面,要将祭典的时间、仪式规则和传承人员固定下来,坚持下去,沉淀为传统;另一方面,要使炎帝陵祭典文化与“中华一家亲”相关主题国际学术论坛、寻根问祖等炎帝主题文化体验和研学旅游、文化企业的炎帝文化产品打造和市场推广融合。
座谈会上,郑长天提出了湘南炎帝文化区的概念,他认为炎帝陵及炎帝陵祭典是湘南炎帝文化区的核心标志,对民众有文明教化之功。
王佩良从炎帝陵景区的现状出发,对景区的细节布置和文化内涵提升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他提出可从稻祖、食祖、茶祖、药祖、香祖、商祖等文化角度对炎帝文化内涵进行解读,坚持表达运用的科学化、艺术化、仪式化、体验化、国际化和市场化。
王晨阳充分肯定了专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为炎帝陵祭典传承发展作出的研究和提出的建议。他表示,大家应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在现代治国理政中的意义,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国家文化软实力。此次座谈会不是结束而是开始,炎帝陵祭典传承发展大有可为。王晨阳希望,在今后的工作开展中,将炎帝之“德”作为祭典的精神内核进行怀缅和弘扬,明确和落实祭典的细节,用静心、肃穆和真诚去面对祭典,发挥祭典在影响民众、增强民族自信和民族团结上的作用。
炎帝神农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发现五谷,始制耒耜,开拓了农耕文化。炎帝陵作为炎黄子孙寻根谒祖的圣地,被誉为“神州第一陵”。2006年,“炎帝陵祭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