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西主场城市活动在桂林举行
2019-06-06
6月6日,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西主场城市活动在桂林举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甘霖,桂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韦凤云等领导出席活动开幕式并致辞。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西主场城市活动本着“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创新”的理念,把广西各地各民族优秀的歌舞、服饰、民俗、戏曲、曲艺等有机整合,既有传统技艺展示、民歌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等动态展示活动,也有非遗精准扶贫、传统工艺振兴、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优秀案例展览,生动全面地展现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实践成果。主场城市活动营造了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了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活动期间,还召开了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来自广西各地的非遗保护工作的专家学者汇集一堂,研讨总结非遗保护的理念、实践和经验。
近年来,广西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绩显著。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填补了中国岩画类世界遗产名录的空白;广西“壮族霜降节”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日趋完善。目前,广西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处200多个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6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0项,代表性传承人49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60项,代表性传承人555人,文化生态保护区6个,非遗传承基地等保护工作平台337个。
桂林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灿烂多彩。目前,桂林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13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4项,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非遗传承基地等保护工作平台33个,为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