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酒店时刻 旅游资讯

陕州地坑院:让非遗项目在展演中“活”起来

2019-06-03

  作为沉睡在地下4000多年的古老民居,地坑院的起源可追溯到庙底沟文化时期的半地下穴居,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地坑院是黄土高原上特有的一种古民居形态,它的建造受到自然条件的巨大制约,深厚的黄土层、干旱的气候,促使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整套科学独特的营造技艺。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地坑院是在平地上向下挖坑,四壁凿洞的一种地下居所,“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是对它的真实写照,被誉为“生土建筑的绝妙之笔”“乡村生态建筑的典范”。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大部分地坑院群落都在慢慢消亡,被新兴建筑替代,能保存下来的地坑院村庄就显得弥足珍贵。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政府对地坑院进行了及时的抢救保护,保留了近万座院落。陕州区也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地坑窑院文化之乡”,被中国建筑研究会授予“中国民族优秀建筑”称号,也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陕州促进文化旅游兴区,决定加大地坑院保护开发力度,全力将地坑院打造成为“三门峡龙头,河南一流,全国知名”的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

  陕州地坑院景区位于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总体规划5平方公里,主要由民俗文化园、百味巷、百艺苑、五行院等组成。景区内的非遗展示、民俗表演是一大亮点。

  景区核心是由40余座地坑院组成的民俗文化园,一院一主题,院院有亮点,极大地调动起游客的游览激情和体验热度。采用纪录片观看、声光电感受、现场观摩、实景体验等多方式、全方位的调动人的感官系统,认知地坑院的营造过程,理解地坑院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懂得地坑院的非遗项目和民俗文化内涵。

  充满民俗文化节日特色的省级非遗项目陕州区大营社火表演,锣鼓齐鸣让人精神振奋,游龙飞舞、雄狮跳跃、旱船摇曳、高桥杂耍等让人目不暇接,配上乡间俚语嬉笑怒骂更是妙趣横生。

  鸣锣开道、雁牌林立、民乐合奏、骑马抬轿、浩浩荡荡的婚俗表演占尽了风采,娶亲、迎亲、接亲、典礼、宴客等道尽民间风情。

  锣鼓急促,腔调高亢,演绎中的民间艺人们一人多能、手脚并用、入境入戏,说豫西方言,唱陕州小调,讲乡间趣事,这就是在地坑院表演的陕州锣鼓书,还多次登上央视舞台,荣获第六届河南省曲艺最高奖“牡丹奖”,列为省级非遗项目。

  此外,小剧种陕州扬高戏、道家皮影、木偶戏、民间歌舞等非遗展演也都是亮点突出,绝难雷同。

  景区内还有许多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的手工艺制作。

  一张张黑纸,在一群“男巧巧”艺人手中游走,最终变成了毛茸茸的狮子、盛开的牡丹、戏水的鸳鸯……一群男艺人拿起剪刀,边唱边剪,唱腔圆润,腰姿婀娜,心灵手巧,曲终纸落。

  捶草印花是一种通过捶打野生植物来印染的古老印染技艺,游客们可以在艺人的指导下,免费为自己的手包、围巾、衣服等上印染出独一无二草花固有色图案。

  此外,画糖画、吹糖人表演,在艺人的巧手中无论是鸟兽花草、还是吉祥图案都会转瞬即成,充满童趣。

  陕州区还是被誉为“四大名砚”之首的澄泥砚源产地,中国最早的陶砚就是在陕州庙底沟遗址中发现的。通过景区建设,游客可以和制砚传承人一起选土、晒土、筛土、陈泥、揉泥、制砚、修砚、烧砚,体验澄泥砚制作。

  在地坑院还能看到许多百年老店和地方特产销售和制作,如陕州十碗席、陕州糟蛋、大营麻花、观音堂牛肉、东沟面豆等,每年一届的地坑院灯会把花灯制作技艺推向极致。地坑院被誉为民俗文化的“小百科”,非遗展演的“大观园”可谓名副其实。依托非遗项目来保护非遗项目,让非遗项目在展演中生存下去,让非遗“活”起来。

  据初步统计,陕州地坑院景区自2016年5月份开业以来,至今已累计接待游客260余万人次,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和就业,推动了餐饮、宾馆、交通等各相关行业发展。累计从事旅游相关产业5000余人,人均年增收8000余元。景区所在的北营村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河南乡村旅游特色村等;景区被评为国家级AAAA景区、河南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等。目前,景区正在积极努力将景区打造成为国家级5A级景区,世界生土建筑遗址公园,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中国旅游报社,访问yuanben.io查询【2EZG9MD9】获取授权信息。


分享到

厦门集美:打造康养旅游新篇章
连锁酒店开进县城里,酒店业加速“下沉”迎接消费升级

点击查看更多

这里的樱花胜景错过了要再等一年(组图)
春雪云海映长城 人间仙境金山岭(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