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倾力打造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
2019-03-18
刚刚进入3月,全国大部分地区尚处于冬末,可素有“全国三大避寒养生度假旅游目的地”之称的四川省凉山州首府西昌市的气温已经接近25摄氏度了;不过,该市“天府旅游名县”的创建工作远比天气更加火热。不仅是四大班子和各级政府部门,在广泛的宣传发动下,西昌全市都行动起来了。
近日,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天府旅游名县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启动“天府旅游名县”的创建和评定工作。该《意见》不仅明确了奖励措施,还提出了一系列鼓励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的优厚政策。这无疑为转型发展中的西昌市带来了重大契机。今后一段时期内,这座已经颇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旅游城市将以创建工作为重要抓手,全面加快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安哈村民的幸福生活(李春 摄)
迅速行动形成合力
在西昌市委、市政府看来,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既是对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也是对四川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的具体落实。
去年9月,四川开展“天府旅游名县”创建的消息一经披露,西昌市委、市政府立即召开了创建工作动员大会。随即,由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政府、人大、政协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全市多个部门和全部乡镇(街道)参与其中。
同年11月,西昌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了《关于建设天府旅游名县促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并向全市干部群众发出了共同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的倡议。“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和良好氛围迅速形成,创建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西昌市全力优化完善景区公交路线,在高速公路、国省道沿线建设集散中心或服务点;全力推进“厕所革命”,完善旅游厕所配套建设、提升管理水平;推动涵盖城市管理、交通、天气、环境质量、旅游等信息的大数据中心建设;建立旅游管理监测平台,完善应急指挥执法平台、舆情监测、视频监控、营销系统等功能;完善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力争在游客集中场所实现免费WiFi、通讯信号、视频监控全覆盖。
与此同时,一批总投资近1000亿元的文旅项目群也正加快推进。其中,总投资500亿元的西昌未来城项目已开工建设,总投资120亿元的万科17度文旅康养园区项目即将动工,建昌古城、电影小镇、彝族文化博览园等8个项目已签约,签约金额270.3亿元。此外,西昌市还将陆续投入近10亿元,开展景区创建、旅游交通、旅游厕所、环境整治等33项硬件建设工程;投入6.5亿元实施邛(海)泸(山)景区十大提升工程。
按照《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任务分解表》,邛海公园、火把广场、安哈彝寨、奴隶博物馆、月亮湖湿地公园、大凉山南红玛瑙城等一批涉及“天府旅游名县”的迎检验收点位也进行了改造提升,确保达到创建标准。
美丽的邛海湿地(叶昌云 摄)
全域推进多点发力
四川省旅游业界人士认为,开展“天府旅游名县”的创建和评定,在全域范围内充分激发县域旅游的发展潜力和活力是重要目的之一。
事实上,以全域旅游理念为指导,西昌市正加快文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推动旅游由景区观光为主的门票经济,向观光为基础、过夜为核心、休闲体验并重的综合经济转变。
按照全域生态、全景旅游、全城度假的理念,西昌市将围绕“七彩西昌·阳光水城”城市定位,以生态统领旅游业发展,坚持阳光生态、民族风情、航天科技三位一体,以邛海泸山旅游度假区为极核,以彝族文化为灵魂,以休闲度假业态为支撑,放大康养旅游产业新优势,力争建成国际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西昌市将积极承接新一轮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和国家基建投入1.35万亿元的政策机遇,持续强化城市和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按照相关规划,以“天府旅游名县”创建为契机,西昌市将在今年使3A级以上景区达到10个;到2025年,3A级以上景区将达到20个,建成10个特色小镇、1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个中国度假乡村、24个旅游中心村,培育3个县域文化旅游龙头企业,建成1个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园区。未来,遍布全市、丰富多元的旅游产品将成为西昌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
以西昌独特的文化为依托,该市将进一步深度挖掘民族文化、湿地文化、知青文化、建昌文化、红色文化、健康养生“六大”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民族风情文化体验之旅、生态文化发现体验之旅、知青文化发现探索之旅、南方丝绸之路发现之旅、重走长征路发展之旅、长寿文化发现之旅等“六大”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全域理念和清晰路径必将让西昌旅游实现新的跨越。根据规划目标,到“十三五”末期,全市要力争实现旅游收入350亿元;到2025年,实现旅游收入760亿元,旅游增加值相当于GDP比重达到26%,让旅游业成为西昌的首位支柱产业。
四季如春的太阳城(叶昌云 摄)
融合发展激发活力
全域旅游的纵深发展必然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业态的深度融合、共同发展。未来,西昌市将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功能,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西昌将实施“旅游+农业”行动,一方面大力提升现有的红莓人家、火舞彝寨等“乡村十八景”,一面建成月谷葡萄庄园、核桃主题庄园等8个休闲庄园,打造现代花卉产业园、凤凰葡乡休闲农业园等4个田园综合体,一面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众筹农业、定制农业等新型农业业态,一面实施乡村旅游“后备厢”工程,形成10个以上旅游化的特色农副产品。到2022年,西昌全市将新增家庭农场400个、各级农业示范合作社112家。
按照“旅游+体育”的思路,西昌将全面提升国际马拉松赛、国际帆船赛、国际自行车赛、龙舟赛等活动,力争让邛海湿地国际马拉松赛申报为国际田联铜标赛事,力争形成集运动健身和休闲体验为一体的体育旅游产品体系,逐步建成世界级体育名城。
在特色旅游商品方面,西昌将重点打造彝族漆器、银饰、服饰等传统民族手工艺品,以及航天模型产品、玉石、珠宝类创意工艺品;以“彝风川韵.丝路嶲州”为主题,研发旅游图书、音像制品、月亮女儿等文化商品;开发鸡枞、松茸、荞麦、虫草、牛肉干、苦荞茶、手撕牛肉、花卉特色水果、建昌板鸭等九大系列土特商品。
西昌还将着力推动旅游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其中,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以互联网技术推动智慧政务、旅游服务、商贸流通等领域的发展;科技服务、电子商务、会展会议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医疗健康、教育培训等生活性服务业也均与旅游业息息相关。
此外,林业、水利、交通、教育、卫生等产业也将逐步实现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西昌建市40周年。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已经成为76万西昌各族同胞的共同期盼。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契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天府旅游名县”必将在西昌市打造“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的进程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