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宗 水源 路之冲
2019-02-28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文物局、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青海省文物局协办,首都博物馆与青海省博物馆承办的《山宗 水源 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展》,于2月28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展期持续至6月30日。
据悉,该展览以“‘一带一路’中的青海”为主题,由首都博物馆牵头设计,向全国观众和首都人民呈现一场充分展现青海厚重的历史文化、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鲜明地域风格的历史文物展览。本次展览汇集了青海省13家文博单位精心挑选442组件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展览的同时还将开展社教、讲座、文艺演出、宣传推介等配套活动,主要包括《丝绸之路青海道概述》《唐蕃古道的内涵与价值》等讲座和“感恩首都”文化旅游宣传周、民族舞剧《唐卡》感恩汇报演出、恭王府博物馆青海世居民族服饰秀等多项活动。
青海位于亚洲腹地的青藏高原,全省面积7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总人口600万。青海地处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与青藏腹地的联接地带,自古以来就是东亚与中亚、南亚与北亚陆路的要冲,承担着联通东西、沟通南北的交通功能。
青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远在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已生活在这里。此后,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青铜时代的齐家文化等诸多文化,反映出青海与中原文化、欧亚草原文化、南亚文化等多种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证明青海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晋时期,羌中道承载着中原文化的西向传播,以及中亚文明、南亚佛教文化东传的交通功能。南北朝至唐朝时期,尤其是公元5—9世纪,青海道因“吐谷浑道”、“唐蕃古道”的兴起而进入鼎盛期,一度发挥了中西陆路交通主干道东段主线的作用,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伟大贡献。这一时期,东亚与南亚文化在柴达木盆地聚散,留下了大量异常珍贵的文物,丝绸之路青海道作用凸现。北宋时期,青海道又以“青唐道”之名复兴,持续近百年。元明清时期,青海境内丝道作为区域内重要通道,在茶马贸易、文化交流等方面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原文化的滋养和中亚、南亚文明的流播,奠定了青海开放、包容的多元文化属性。西汉中期以来,随着中央政权势力西进,大量汉族迁入青海,成为主要世居民族之一。
回眸历史,展望未来,青海不仅是一片多元民族文化交融的热土,也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一颗明珠。在“一带一路”倡议的下,青海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已在交通、新能源等领域取成卓越成就。青海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致力于新兴产业发展,扩大国际商贸交流,把青海打造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战略基地。
“山宗 水源 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以典型文物为载体,结合青海历史发展进程,展示了羌中道、吐谷浑道、唐蕃古道、青唐道的交通功能与历史风采,呈现了青海独特人文风貌与生态景观,体现了青海在一带一路中的历史作用与现实意义,展望了青海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前景与未来,展览共分源远流长、汉风羌道、吐谷浑国、吐蕃东进、海纳百川、视频介绍6个单元。展览突出了“青海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组成”这一主题,每一单元分设小节,通过文物、图版等形式,专门展示相关时期一带一路的青海。此次展览是一场盛大的文物盛宴,通过这些文物精品的展示,可以让广大的观众真实地了解青海灿烂多元的文化和源远流长的历史,认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
举办此次展览,主要的目的是在展示过去的同时,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借助首都北京的平台,以历史文化为媒,向全国人民展示青海各族人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扎根高原、奋力推进“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战略的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