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旅游业融合与创新论坛在京举办
2019-01-14
随着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不断满足人民的旅游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旅游业从高速增长转向优质发展成为当今趋势,1月13日,以“美好生活 旅游的新动力”为主题的第六届旅游业融合与创新论坛在京举办。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地方政府有关负责人,以及国内景区、大型投资机构代表和行业专家共同探讨了创新发展、乡村旅游、旅游营销、优质与品质等话题,分享交流了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与区域发展的经验。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事业呈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趋势,旅游产业成为重要的动力产业,从过去的“奢侈品”转变成为如今的“生活必需品”。
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在致辞时表示,文化是旅游最好的资源,旅游是文化最大的市场,两大产业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文化有利于旅游的特色化、品质化、效益化发展。旅游有利于文化的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提升。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巡视员蔡家成认为,文化是灵魂,旅游是渠道,把文化和旅游融合在一起,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能够推动旅游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我国旅游业正在进行转型升级,未来中国旅游业应向深度观光、参与体验、度假休闲、健康养生、交流交往等方面积极拓展,不断丰富旅游业发展的内涵,用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丰富旅游内涵,推动高品质旅游生活。”
新华网常务副总裁魏紫川认为,现在人民的旅游方式有了新的转变,从以观光和追求新、奇、特等旅游方式为主,转变为追求“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更深度、更高层面的体验感受为主。
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体量和市场规模已走在世界前列,但从旅游产品发展质量和整体效益上看,仍处于发展初期。文旅融合给旅游产品创造了广阔的舞台,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旅游产品如何转型升级?
“中国作为一个旅游大国,不缺乏旅游资源,但旅游产品的深度加工还有待加强,产品的分众化销售还远远不够。”在论坛上,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说,我们旅游产品的设计中体验部分有欠缺,很多旅行社和旅行团有旅无游。她认为,以中国的旅游资源,各地都可以讲出“人的故事”。“人的故事”,无论是人在艺术中的故事,还是在学术中的故事,都深刻体现了民族文化。这些故事的设计是旅游工作的当务之急。
在谈到对旅游的思考时,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张润钢表示,要重视文旅融合,这是打造品质旅游的一个风口,像故宫博物馆的实践就是一个很好的成功案例。在他看来,寻找文旅风口是一种创新,在打造旅游产品、在开发旅游产品的过程中,除了注重创新以外,还要注意坚守。一些案例做文旅融合做得非常粗糙,仅仅堆砌一些文化符号而不大考虑文化产品的商业价值,甚至未能坚守旅游产品最基本的卫生、舒适等底线。因此,要注重旅游产品的创新与品质坚守之间的平衡。
针对乡村旅游这个时下热点话题,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副巡视员孙邦群认为,推进乡村旅游,须把乡村本土资源利用好,注重开发土里土气土特产、原汁原味原生态、老锅老灶老味道、好山好水好风光的特色旅游产品。“推进乡村旅游,须重视农耕文化的传承,弘扬农耕文化,体验农事活动,让农村‘万水千山只等闲(休闲)’,让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论坛上,众多与会嘉宾进行了主题发言,并开展了“新文旅时代的运营与营销”和“优质与品质”两场对话,共同分享交流了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与区域发展的经验。论坛同期,还发布了2018最美中国榜。
据了解,旅游业融合与创新论坛已先后在北京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贵州省思南县、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举办五届,旨在构建起目的地、资本方、资源方、服务商、运营商的全面互动与合作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