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青川“一杯茶两朵花” 且看山里人的新生活
2019-01-01
中国网1月1日讯 “……咱们的脸上放红光,咱们的汗水往下淌,哎!嗨!哎!嗨!……”12月27日,青川县红光乡,一首久违的壮美旋律响彻山谷。
该乡文化大礼堂内人山人海,一场精彩的演出抒发着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群众的激情与豪迈;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心灵手巧的“娘子军”张罗着一桌桌的美味佳肴:沸腾的小火锅,醉人的烤鱼香,刚出锅的腊香肠,密制的蜂蜜酒,将新年的喜庆与好日子的自豪展现的淋漓尽致。“歌曲唱出了咱庄稼人的心里话,好政策带来的好生活真得让乡亲们脸上放红光、汗水往下淌啦!”返乡创业青年何学斌丝毫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
近年来,青川县红光乡干部群众甩开膀子加油干,卸掉包袱勇担当,将党中央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融合,创新思路保供给,多条渠道保增收,统筹推进保生态,走出了一条以地破题、以地兴业,以地富民,以地促美的乡村振兴之路。
兴产业:万绿丛中一片红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再次来到红光,仿佛一切都是新的……
“7000亩茶树1000多亩芍药、1000多亩油牡丹成效已经显现,贫困群众收获了第一桶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空前提高!”行走在群山之颠的“同心产业园区”,乡党委书记唐元东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我们在红石河两岸的山坡上作了科学规划,三年之内将把芍药和油牡丹种植分别扩大到5000亩,茶产业扩大到1万亩,今后将成为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幸福之源。”
站在群山之颠放眼望去,一条新修的水泥路婉如一条玉带环绕山间,将红石河两岸座座群山紧紧地串在了一起。我们延着蜿蜒的山路驱车前行,所到之处都是平整好的土地,规划建设了休息亭、停车场、参观道、公共卫生间,这与记者几年前来这里时看到的完全是两个模样:原来这里连一条碎石路都没有,到处是荒芜的土地,十里八里看不到一个人影。
“2016年上任之初,陶龙村除了外出打工的、投亲靠友的,几乎成了一个空壳村,数千亩茶园无人管护,撂荒地达5000多亩!”唐元东说,当时,他和许多乡干部一样,心都凉了半截。经过多次调研和反复论证,乡党委班子一致决定,在坚持发展传统茶叶种植的基础上,种植芍药和油牡丹,让“万绿丛中一片红”扮亮群众致富路。
乡长柳茂春介绍说,芍药和油牡丹的种植绝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经过专家论证,红光乡的地理条件十分适合它们的生长,生长期比其他地区长达两个月,品质也高于其它地区,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食用价值、观赏价值和附加值。他以芍药为例算了一笔帐,2018年市场价格为7800-8700元/吨,即平均3.9-4.3元/斤,保守估算,每亩收入将达1万元,对于陶龙村来说,这份收入相当可观。该村建卡贫困户何廷西激动地说:“咱们离坐在家门口数的日子不远了!”
聚人才:敢让小卒挑大梁
“去了东河口,转身就要走;到了红石河,一天不能活;进了山旮旯,趁早死了吧。”这是过去人们对红光乡的真实情况的形象描述。
“我们谈乡村振兴,靠谁来振兴?年轻人不回来肯定不行!”陶龙村党支部书记高松很是感慨。他深知,要把年轻人吸引回家,得先为他们铺好路。这路,是游子们的寻根之路,是游客们探觅乡愁之路,更是山里人的致富之路。
据了解,目前,红光乡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各村户户都连通了水泥路,“出行难”成为历史。饮水安全、用电安全、住房安全率均达到100%,全乡4G通信网络通村覆盖达100%。
从2017年起,全乡却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外来创业、返乡创业”的热潮。
“人家孩子都是往外跑,你怎么外边都站稳了还回来?”“斌娃子,咱这山沟里没有出路的。”面对父母和姐姐的反对,何学斌这个在外打拼8年的汉子其实早已成竹在胸。在政府的引导下,他办起了陶龙村农产品开发公司,专门从事本地农产品的回收和外销,当地的土蜂蜜、核桃、木耳等生态农产品实行网上网下两条线,各地大单接踵而至,自己既发展了事业,也能带动了群众增收。
“陶龙村茶叶种植规模挺大,平均每户都有三四亩,但只能卖点鲜茶,因怕变质还要连夜背到几十里之外的其他地方卖给加工点,苦累不说,根本挣不了几个钱。”村民董志奎感叹到。董志奎的话语也代表了村里大多数人的心声,苦于没有加工技术,还要为销路发愁,很多人放弃了茶园管护。
在北京创业近二十年事业发展正如火中天的岳光旭也毅然选择了回乡发展,办起了小荆村鸿福茶叶加工厂,集加工、销售于一体,而且收购茶叶的价格均高于市场价,让当地茶农既省时省力又增加了收入,更使当地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同时,该乡引进返乡大学生和外出务工青年人才6名,作为村后备干部培养,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其中有3名已经在村任职。在外漂泊的游子们,如今都成了当地产业致富带头人。
保生态:绿色发展惠民生
“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近年来,红光乡紧紧围绕生态旅游这一主攻方向,科学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观光农业。完成了大坪高山芍药观赏园规划设计,整合各类资金完成园区内基础设施投入280余万元,园区水系配套建设全面完成,园区步游道等基础设施全面完成。
目前,该乡以茶业、药材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规划建成了万亩茶叶产业示范带、芍药油牡丹中药材产业示范园、乡缘土鸡养殖园区(年出栏土鸡3万只),新建的大型茶叶加工企业已经投产。他们在原有茶产业的基础上,培育出了“陶龙土鸡“系列产品、芍药花茶等自有生态品牌。
“芍药全身是宝,籽和根都能卖钱,经济效益比其他中药材更稿更稳定,连片种植可以把撂荒的数千亩土地充分利用,不仅可以保持水土,更能带动贫困户共同发展、助力增收。”
“在我们这山里种了这么一大片芍药,芍药花开时,就是在地里干活,心里也非常高兴。看着怒放的芍药花,和姐妹们在这里广场跳舞,觉得比其他地方跳得开心。”村民王玉珍说。
“保护生态,绿色发展,惠及民生,这是我们进行乡村振兴实践必须坚持的底线。”唐元东说,“我们统筹使用各类资金发展产业,始终坚持三个原则:不保证群众利益的业主坚决不引进,不利于群众增收的产业坚决不发展,不产生生态效益的项目坚决不实施。”
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这是该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道路上始终把紧“总开关”,将党和政府的政策红利在群众中间实现百分之百覆盖,将业主与群众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实现共同发展、利益共享。确保了各项政策执行过程中不打折不走样,确保了各项惠农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群众手中。
“我把土地流转给了合作社,自己在牡丹园打工,一天120元,一个月3600元,给我个人和家庭带来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村民王显益告诉记者。
据介绍,群众在芍药产业观园里所做的都是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路,可以实现在家门口轻松挣钱。80多岁的岳秀连老人今年仅从事除草一项,就挣了近五千元。村集体经济也得到迅猛发展,2018年,陶龙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6万元,当地群众还可以根据“道德积分”分享红利。
从“买包盐巴要一天”到“客运车通到家门口”,从“只种玉米吃饭靠救济”到“一杯茶两朵花”,从“政府推着走”到“群众主动干”……发生在红光乡这些点滴变化,折射出当地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信心一天比一天更坚定。(刘保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