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会让旅游成为一门好生意吗?
2018-11-12
1、思路要对:AI+旅游是典型需要整体解决方案的场景。在AI导游、拍照识别、景区地图等服务上需要针对每一个景区进行定制,时间和成本不言而喻。而以往AI+景区案例,人工智能和景区本身的结合较浅,范围狭窄,在投入和产出上与重模式相悖。诸如Aibee等新兴企业已然意识到了这一点,给出的是整体化的解决方案,深入到景区的核心环节,加之高效的部署速度,景区的态度逐渐从抗拒转向拥抱。
2、技术要硬:这对服务商AI能力是考验。以人脸识别为例,在黄金周等旅游高峰期单日客流量可能达到数十万,更考验服务的稳定性、数据库能力、算法准确性、计算能力等等,此外还有成本和收入的平衡。过去一家公司很难在十一黄金周这样的旺季同时支持几十家景区的人脸识别闸机,拿一两家景区做实验是常态。不过今年看到Aibee在全国65家景区铺开人脸识别系统,证明思路对了,技术过硬,想要落地快,其实也并不会太难(毕竟这家公司开始做旅游业务也就半年时间)。
3、合作要强:垂直领域的渠道合作能力。数据上来看,Aibee的解决方案落地武当山、喀纳斯、华山、云冈石窟等65家景区,与Aibee和深大智能的战略合作不无关系,后者在旅游行业深耕20多年,产品和服务覆盖了全国4600多家景区。
4、天时地利人和:政策背景支持、旅游业和游客拥抱。做旅游+AI这件事节奏很重要,今年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十三五”全国旅游信息化规划》中,规划研究确定了推进人工智能、社交网络、旅游大数据等旅游业升级。而在发改委门票降价的“助攻”下,景区运营者也有必要改变思维,拥抱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打造新的旅游业态和盈利模式。这对AI在旅游业的渗透是不可多得的红利。
当然,还不好断言AI+旅游是不是一门好生意,至少在人工智能的背书下,旅游业终于多了几分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