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酒店时刻 快乐旅行

破解“卡脖子”难题 高校创新力量如何发力

2019-03-24

  视觉中国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你觉得科研工作的瓶颈是什么?”在手百问答上,有这样一个最新提问。

  “发现自己在重复做一些无意义的实验,得到的一些数据虽然也有一定新意,但是并没有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什么突破。”“对于自己正在做的课题缺乏兴趣,找不到吸引你的动力,所以不太想去攻克。”科技日报记者发现有老师这样回答。

  “高校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主战场之一。与世界一流高校相比,顶尖人才和团队比较缺乏,创新人才支撑不足,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激励机制还不健全;对基础研究在技术研发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科固化且划分过细,学科布局的综合性和交叉性不够……这些都是制约高校提升服务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的瓶颈问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表示。

  为此,必须对症下药,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力气,在前瞻性、战略性领域下好“先手棋”,持续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力度,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不到10%的研发人员 承担60%以上的基础研究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无论是国家强盛的历史逻辑,经济发展的现实逻辑,还是科技发展的严谨逻辑,都可以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和人才是国力强盛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建军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教育部科技司公布的数据,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以不到全国10%的研发人员、不到全国8%的研发经费,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承担了60%以上的重大科研任务,包括863、科技支撑、重点研发等研究项目;建设了60%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了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励;高层次人才占到了全国的60%以上;发表科技论文数量和获得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分别占到了全国的80%以上。

  2012—2017年,高校占据了国家科技三大奖的半壁江山(总占比55.08%),其中自然科学奖以及技术发明奖主要来自高校,这充分体现高校在基础科学研究以及技术创新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高校应当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科技人才聚集、基础研究厚实等独特优势,努力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攻关创新,在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牢牢掌握自主创新主动权方面担当重要责任。”杜玉波说。

  科研力量自成体系 协同创新水平有待提升

  “然而从现实角度看,我国科技人才发展现状与科技创新发展的需求之间依然存在不对称性。比如科技人才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以人为本’的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亟待完善;科技人才投入整体不足,且在行业、领域、区域间的配置不均衡;科技人才流动渠道不够畅通,在产学研之间的流动存在制度性障碍等等。”赵建军说。

  “与世界一流高校相比,我国高校科研力量自成体系、各自为战,高校之间、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缺乏有效协同联动;科研评价体系不合理、过度依赖或不当使用学术评价成果、大同行评议不够客观公正等问题仍存在。”杜玉波说。

  这种“游击性”科研难出大成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金振奎认为,高校科研还存在3个问题:散、短、繁。

  “‘散’指科研人员各自为战,一个人一个山头。目前虽然也有很多创新团队,但实际上有些团队是临时组合的。这就导致力量分散,形不成规模效应,一个难题往往需要多人协作、多学科协同才能攻克。科研攻关如同战争。单干则力量单薄,难以取得大突破。”金振奎说,“短”指科研课题大都是短平快,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科研人员只能跟着课题转,而不是课题跟着科研人员的兴趣走。这样,就很难沿一个方向持续研究下去。

  “‘繁’指科研人员同时承担多项课题,用心不专。课题多,精力必然分散,每个方向考虑问题都不能深入。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才能进入深度思考,才能琢磨出新东西来。四面出击,如同蜻蜓点水。”金振奎说。

  调整评价“指挥棒” 让各类人才各尽其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如何加强高校科技创新?

  杜玉波说,要把握基础研究这个“总机关”,建议尊重基础研究的规律和特点,鼓励自由探索和加强自主科研布局,加强重大基础前沿和战略领域的前瞻布局。同时,要用好学科交融这个“催化剂”,建议适应大科学、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要求,系统调整高校学科布局,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

  “要激发协同创新这个‘动力源’。建议进一步研究破解政策制度障碍,围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探索高校协同创新的有效模式,开展跨学校、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的协同创新,优化研究资源配置,服务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需求。特别要找准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着力点,完善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等归属及利益分配机制,调动各方共同参与攻关的积极性。”杜玉波说。

  杜玉波强调,还要改进评价体系这个“指挥棒”。评价导向至关重要,当前评价机制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克服这些不良倾向,需要加快推进分类评价。基础研究领域以同行学术评价为主,引入国际同行评价;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领域重在市场评价,由用户、市场和专家等相关第三方评价。探索实行代表性成果评价,突出评价成果质量、原创价值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避免唯论文、唯专利、唯项目等片面量化评价,鼓励科研人员“十年磨一剑”,树立把研究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真正担当起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时代重任。(记者 马爱平)


分享到

“荷“你邂逅此“时”
通讯:福建布袋木偶戏传承人深入美国民间

点击查看更多

布罗莫日出观景点主要有哪几个?如何选择?
焦特布尔好玩吗?大闹天竺取景地焦特布尔你值得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