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酒店时刻 玩乐全球

大碴子味儿之外的硬核东北 你根本不知道!

2019-02-04

  丨黑山白水是东北

  ▲ 沈阳废弃的工厂,被改造为中国工业博物馆,也经常举办艺术展览。图/《生活月刊》

  ▼

  我出生长大于东北,

  我在这里完成学业。

  离开家乡后,

  我闭上眼睛,

  就可以看到那里的冬天,

  看到大片的雪花落下、

  看到它落在我手心里化掉、

  我看到那个银装素裹的世界,

  我想起我期待雪后的心情,

  因为我总是知道,

  洁白的雪能清洁城里的灰尘。

  *本文东北指东北三省,不包含自然地理中的内蒙古东部地区。

  ▲ 图为松花江旁的吉林市,由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三条大江冲积形成的低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沼泽湿地,俗称“北大荒”。图/视觉中国

  ▲ 所谓“黑山白水”,是东北的意象词,这张图就是很好的解释。图/视觉中国

  ▲ 晨曦中远眺吉林长白山。 摄影/走遍东北亚

  ▲ 山里的积雪。 图/视觉中国

  ▲ 养殖东北虎,野生东北虎早已难觅踪迹。 图/视觉中国

  ▲ 大雪压青松。 图/视觉中国

  东北的下午三点,太阳斜射,能将目光所及照得闪亮。东北闪亮的历史,也就是不远的几十年前。

  ▲ 《呼兰河传》的作者萧红,就出生于哈尔滨,东北独有的萧瑟气氛,是文学家诗人的一种养料。摄影/项玥

  ▲ 飞扬的雪,仿佛一层轻纱。摄影/项玥

  ▲ 车轮将雪压实,这样的路走起来很滑很费力。摄影/叶瀚璋

  战争时期,人们只关心活着;后来,重工业时期,污浊的空气掩盖了这里的美;今天,这里经济迅速下跌,发展停滞,人们离开时偶尔想起她的美丽;互联网上,人们喜欢拿它哗众取宠赚取流量。东北这片黑土地,曾养育了什么,留下了什么,却很少有人记起。

  ▲ 辽宁宽甸绿江村,被誉为东北的秘境“香格里拉”。摄影/走遍东北亚

  ▲ 大兴安岭主峰黄岗梁的星空。摄影/走遍东北亚

  ▲ 东北屋脊长白山秋色,海拔1100-1300米,针阔叶混交林;海拔1300-1700米,针叶林/暗针叶林;海拔1750-1850米,针阔叶混交林(岳桦与针叶过渡带);海拔1850-2100米,岳桦林;海拔2100一2500米,苔原;海拔2500-2600米,荒漠。摄影/走遍东北亚

  ▲ 近看长白山天池。摄影/走遍东北亚

  ▲ 夏日的夜晚,大连的荧光海,诗意而浪漫。摄影/走遍东北亚

  ▲ 秋日的长白山区,波浪状的公路在山间起伏。摄影/走遍东北亚

  东北很落后?

  ▲ 黑河市,中俄界江黑龙江,流冰在江面上浩浩荡荡。摄影/走遍东北亚

  东北曾为全国低价输送了大量的石油、煤矿资源。除此之外,黑土地的肥沃,农业基础也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018年仅黑龙江建三江年产粮食占全国总产粮五分之一,其中的商品粮可以养活中国“三军”以及京沪两地。

  ——数据来自财新网,

  观点来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第10期

  ▲ 东北东部山区村镇中常见的山货店,代表着如今林业转型的林下经济。摄影/走遍东北亚

  ▲ 滨绥线是昔日的中东铁路东段,铁道沿线散布着充满异域感的俄式建筑。俄国小房子的不远处,是成熟的东北大米。摄影/走遍东北亚

  ▲ 俄式铁路桥下,木耳地开始了浇灌。摄影/走遍东北亚

  “东北的一座座煤城对国家都是倾囊而出,如果把国家比作一个家庭,把城市比作孩子,那么东北的煤城就是满脸抹着煤灰为养活这个家而卖力苦干的最为老实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从没想过退路,直至体力透支而掏空了自己,最后,竟成为这个家庭最为沉重的负担。”

  ——引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第10期

  ▲ 抚顺西露天煤矿。摄影/杜石

  ▲ 鞍山大孤山铁矿。 摄影/走遍东北亚

  ▲ 20世纪50年代铁西工业区的场景,因为太多这样的工厂,很多东北人患有鼻炎。纪录片导演王兵凭借《铁西区》在国际一举成名。图/网络

  ▲ 北极村,烟囱在东北很常见,无论城市还是乡下。但在城市中,工业烟囱在变得越来越少。摄影/尹建

  ▲ 绥芬河,驶入中国境内的中俄国际列车。摄影/走遍东北亚

  ▲ 绥芬河站的货场。中俄两国的列车同时停在货场内,也是难得一见的风景。摄影/走遍东北亚

  很多人以为,东北很落后。其实得益于战争时期的外来者,以及工业化,这里的城市建设至今仍比很多同等级城市完善很多。抽水马桶入户,长春比京城还要再早些。三个省会城市,森林中的长春市被称为“北国春城”,沈阳逐渐成为东北亚的政治经济中心,哈尔滨则有“东方巴黎”的美称。

  ▲ 以上图片从上到下依次为哈尔滨、沈阳、长春。图/视觉中国

  而工业也未彻底在这里落幕,高新科技军事的航空母舰,就在辽宁;长春的一汽、沈阳的宝马,都是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核心。

  每一个老工业城市的转型,都是一个难题,东北需要时间

  ▲ 盘锦红海滩。摄影/黄欣怡

  ▲ 大连,长海县的海洋牧场,这里出产国内最顶级的海参、鲍鱼、扇贝和牡蛎。 摄影/走遍东北亚

  日子

  有人说因为这片土地的肥沃,东北人太懒。

  他们不知道,国企一个个倒闭后,那些下岗工人如何挺过这些艰辛的岁月

  ▲ 数千公里的金界壕,克什克腾旗贡格尔草原段保留依然完好,至今可以清晰地看出壕沟与城墙联合的城防体系。顺着夕阳的光线,照片由西向东拍摄,金界壕东侧起伏的群山已经开始出现了树木,这便是大兴安岭的余脉;西侧则是一马平川的内蒙古高原。地理的天然分界线,被人为的军事分界线所完好诠释。摄影/走遍东北亚

  ▲ 从长白山天池奔腾落下的长白山大瀑布,孕育了东北的另一条母亲河:松花江。摄影/走遍东北亚

  追及生命本质,最怕的就是寒冷,而东北的先民,抵抗住了极寒,生存下来。

  

  ▲ 雪中飞翔的丹顶鹤。图/视觉中国

  ▲ 微风吹落屋顶的雪。摄影/走遍东北亚

  ▲ 特殊自然现象:霜花。摄影/走遍东北亚

  ▲ 长白山的雾凇,是东北冬季的风物诗。摄影/走遍东北亚

  东北很浅薄?

  ▲ 沈阳北陵公园。图/《生活月刊》

  “伴随玫瑰色的20世纪90年代,以鲁美为代表的文化在东北蓬勃生长。这所学校,曾是中国艺术的重要启蒙地。”最新一期的《生活月刊》这样讲起鲁美以及这里的艺术。

  ▲ 每天早上,都有一群鸽子飞来鲁美。图/《生活月刊》

  ▲ 沈阳鲁美学生的雕塑作品,沈阳的标志性建筑——中山广场的毛主席雕像,就是鲁美师生的杰作。图片里的老建筑是当年从延安一块块砖搬来的。图/《生活月刊》

  东北的文化积淀与南方比,是否真的薄弱?光是吉林省,就有411座古城,辽宁故宫博物院里有不少珍宝。东北有很多满族人在这里生活,不少这里的汉人也会些满语。大刘的《三体》中,向外星人发射信号就是在大兴安岭,大小兴安岭本身就是文学意象。这里除了丰富的动物植被,更庇护着萨满文化、鹿文化的传承。

  ▲ 从古到今,渔民们在渔猎之前,都要进行祭湖醒网仪式,以祭祀天父、地母、湖神,祈佑万物生灵永续繁衍,族人平安,并祈祷每网入湖,多出“红网”(或说丰网,代表丰收)。图/视觉中国

  ▲ 鄂温克族与驯鹿。图/Sergei Shirokogoroff.com

  东北和中国很多古都都比不了悠久,但近代历史以及艺术文化呢?长春电影制片厂是一代影人的摇篮;上世纪70、80年代,鲁艺为全国输送了大量文艺人才,造就一代风范;除了美术还有音乐,红火的音乐选秀节目,不少人来自沈阳音乐学院;而东北的诗人作家近代更是出了不少;纵观演艺界,很多明星艺人,你都想不到其实是个东北人。

  ▲ 沈阳故宫,满族文化代表。图/《生活月刊》

  ▲ 长春清末伪皇宫。图/视觉中国

  东北人的柔情:可爱的小生命

  ▲ 火山岩中栖息的东北鼠兔,是迷人的东北萌物。摄影/走遍东北亚

  ▲ 东北的早开植物:菟葵与侧金盏。这两种花的盛开,昭告着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摄影/走遍东北亚

  ▲ 长白山脚下的林蛙。摄影/走遍东北亚

  ▲ 由于沈阳市民的悉心保护,沈阳浑河成为了一处候鸟越冬的重要栖息地,很多鸿雁、大天鹅、小天鹅、赤麻鸭、绿翅鸭、绿头鸭栖息于此,图为鸿雁。摄影/走遍东北亚

  ▲ 中华秋沙鸭,被誉为鸟中大熊猫,是东北候鸟中的代表物种,栖息于小兴安岭与长白山的溪流之中。摄影/走遍东北亚

  你想不到的异域风情

  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哈尔滨离俄罗斯很近、吉林省的边境城市就可以看到朝鲜,沈阳则受到日本、朝鲜、韩国多个地方文化的影响。这些处处体现在这些城市的建筑以及饮食中,去东北旅行,除了看雪,这些异域美食也会让人很满足。

  ▲ 站在鸭绿江边眺望对岸,能够一窥朝鲜的异域风情。摄影/走遍东北亚

  ▲ 百年中东铁路小镇横道河子,镇中遍布着俄式建筑,让整个小镇充满了俄罗斯风情。摄影/走遍东北亚

  ▲ 黑龙江对岸,1858年后被俄国割占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原名海兰泡,满语)仿佛触手可及。摄影/走遍东北亚

  ▲ 大连旅顺,始建于清末的老铁山灯塔。摄影/走遍东北亚

  ▲ 哈尔滨霁虹桥的栏杆上,镶嵌着百年历史的中东铁路徽标。摄影/走遍东北亚

  没有人一成不变

  大家总说东北人爱穿貂,没有人说说东北人为啥爱穿貂?真冷啊!零下三十几度,十几厘米深的雪,大风呼呼的,貂皮大衣有多暖,谁穿谁知道!

  ▲ 穿貂的东北女人。摄影/走遍东北亚

  ▲ 图片中农民的帽子,是东北的传统服饰。摄影/走遍东北亚

  有的东北人还在穿貂,有的东北人早就穿羽绒服了,为啥?一方面是为了当今倡导的爱护动物的观念,不过在有这种观念之前,在东北人眼中,穿动物皮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他们的祖先以捕猎为生;一方面就是互联网这些不知所以的嘲笑,对好面的东北人造成了影响。

  ▲ 东北的冬天,人体的每一股气息外露,都会产生哈气。摄影/叶瀚璋

  中国文化能屹立五千年,就是因为它的包容和接纳。同样,东北也是个对外来文化包容和接纳的地方。广东早茶、粤菜、湘菜等等,十几年前就深入三四线城市的百姓生活了,这种融洽与自得其乐,是东北文化最被忽略的一点。

  ▲ 铁岭开原古城的城门下,现代的车辆穿梭驶过。开原是元代的开元路,是明代东北的军事重镇,历史悠久。摄影/走遍东北亚

  ▲ 古城兴城。摄影/走遍东北亚

  ▲ 哈尔滨中央大街,夏季也是这里的旅游旺季。摄影/走遍东北亚

  每到年关,东北都要被讨论一番,最近则是因为某歌手的妈妈,带出来东北人过去的血泪。

  为何很多人为东北今天的局面痛心?也许这是某个经济体、某个时代的缩影,而不只单单是一个地域问题。

  ▲ 东北冬季的娱乐互动,质朴简单的快乐,只要有冰面,有坡度,东北人就能想办法玩起来,比如打滑刺溜,这都体现着东北人乐观的性格。摄影/走遍东北亚

  ▲ 长白山的登山公路之后,是北方为数不多的高山苔原带。摄影/走遍东北亚

分享到

废墟中重生的摩苏尔大学
春节必去打卡地 :大使揭秘世界唯一海底邮局!

点击查看更多

马耳他恢复国际旅行 多项奖励措施助推复苏步伐
法国卢浮宫重新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