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伪存真后 难上加难的旅游创业还有机会吗?
2017-01-19
2016年是中国创投市场走过的第16个年头。这一年,创投市场依旧波澜四起。创业者们在 “资本寒冬”声中走的小心翼翼,投资者们在“去泡沫化”的深刻反思中伺机而动。
“2016年,终于过去了。”乐可旅行CEO钟晨感叹道。
而这或许不是钟晨一个人的感慨。2016年,对于大部分的旅游创业者而言,都是艰难的一年——流量红利消失、巨头碾压、资本寒冬、并购整合等,一系列潜在的危机最终在2016年爆发,让旅游创业者措手不及。
但无论怎样,毕竟2016已经翻篇,2017年的旅游创投市场又会呈现怎样的光景?
冷静后的旅游创投
如果说2013年是旅游创投的元年,2014年迎来爆发,2015年稳定发展,那么这个市场在2016年则进入了一个“冷静期”。
根据股权转让服务平台潜力股的统计,2009-2016年国内在线旅游行业共发生融资事件493起,其中2015年投资事件为188起,创造了纪录,比2014年的122起增加了54%。但进入2016年,投资事件急剧下滑,上半年仅为57起。
投资人高山(化名)对此表示赞同:“进入2016年以后,早期的项目减少非常明显,2015年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A轮左右的项目,但现在几乎没有了。而之前很多拿到A轮的公司也已经死了,还有很多是死而不僵的。”
对于钟晨来说,周围的变化让他对资本寒冬有了更深的体会。“我们所在的一个杭州大型创业园区里,停车位的占有量和食堂的人流量都减少了15%。”钟晨告诉TBO一个残酷的现实。
而在过去的一年,乐可旅行也经历了一系列变化:不停地调整创业方向、想方设法赚钱、创始人不断地往里面填钱等。钟晨说:“我们一直在努力活着,只有活下去才是一切。”
当然,苦逼的创业者不止钟晨一个,游学圈CEO杨巍也有同样的经历。为了能挺过2016年,杨巍砍掉了所有之前开辟的业务条线,只留下了一个“来钱快、接地气”的青少年主题游学项目。而这期间,游学圈经历了裁员、换办公地点、转型等一系列阵痛。
终究,乐可旅行和游学圈艰难地挺过了2016。但不幸的是,还有一大批旅游创业公司没能看见2017年的曙光。麦兜、淘在路上等明星创业公司的倒台,确实引发了一波不小的震荡,加之流量红利的消失、资本的冷静、巨头的挤压等一系列危机,都让旅游创业难上加难。
疯狂的时代
创业维艰、投资趋紧,这和前两年的创投泡沫不无关系。2014-2015年,旅游创投进入狂飙的时代,很多投资人都愿意用“疯狂”来形容那段时期。
元钛长青基金合伙人游庆冀记得当时的情形,他的基金在2014年3月初开始看旅游行业,那时正值互联网创业、O2O的大浪潮,一大批旅游创业公司迅速崛起,并纷纷得到资本的青睐。“但凡跟旅游沾边的互联网项目都很容易融到钱,我们在那个期间看了很多公司,虽然看好某些细分领域,但始终没办法投,因为要的价格都贵得离谱,与我们认可的价值差距太大。而长青基金的做法比较看重长线,不喜欢在某个时间点为了投资而投资,所以全部都放弃。”游庆冀告诉TBO,直到2015年底,元钛长青才投第一个旅游项目“趣旅”。
“当时估值泡沫化太严重,天使和A轮,A轮和B轮一起做的公司很多,之后这些泡沫造成了这些公司后续融资困难,因为前面的投资者不喜欢被down-round,而创始人也会因为反稀释条款面临很大的股份损失。”游庆冀表示。
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投中资本副总裁晓阳。晓阳也看了4年的旅游行业,他目睹了这个行业从疯狂到冷静的整个过程。他向TBO讲述了一个案例:“2014年,我们约见了一家旅游创业公司的CEO,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就明白对方要的肯定是一个天价,但是它的估值和它实际的价值明显是不符的,这个项目未来也肯定无法满足投资人的回报,于是我们便没有再跟进,但是最后还是有投资人投了这个项目,然而一两年后这家公司便死了。”
实际上,那个时候资本同时争抢一个项目的情况很常见。在晓阳看来,造成“资本狂热”的原因是大家看到了一些神话:2011年、2012年的时候,一些创业公司在资本市场的成功,让很多创投基金得到了比较好的回报,而旅游创业这条赛道又一直被看好,所以无论是基金公司还是创业公司都突然冒出来很多。
对于这种现象,甚至有业内人士调侃道:“新基金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基金把两个字的好名字几乎都用光了,后面的公司想给基金起名字都会成问题”。
在游庆冀看来,跟风投资和“用脚投票”的投资人或许也应该背负“行业大跃进估值泡沫”的原罪。他举例说,最典型的现象就是发生在共享自行车领域的故事,“魔拜和OFO之后,全国冒出来无数共享自行车平台,每家背后也都有资本支持。且不说共享自行车的商业逻辑能不能支撑当前的估值,但有一点很显然,最后能跑出来的也是极少数,只是大家都喜欢跟风,而真正赚钱的还是造风的人,投资人还是应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游庆冀感叹。
同样,在泡沫经济时代,投资人的跟风、狂热也造就出一批靠忽悠投资人为生的企业,这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靠几页漂亮的PPT和一个自圆其说的故事,就能获得几十万、上百万的投资,这样的神话屡见不鲜。
另外,互联网的改造能力也被很多投资人以及创业者过分渲染,他们认为很多事情都可以一蹴而就,这让整个市场笼罩着一股浮躁的气息。“我们会看到很多互联网出身的人对于旅游产业链条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或消费者的痛点都是靠想象和YY。在当时火热的O2O大潮下,很多创业者梦想短时间可以改变产业格局,但是旅游产业本身由于供应链长、分散以及特别突出的库存时效等特点,大山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推翻,而且很多创业者想象的需求都是‘伪需求’。”游庆冀说。
“退潮”之后
乐可旅行、游学圈活过了2016年,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拥有一个好的未来。资本“退潮”之后,等待他们的将是更严酷的挑战。
“真正草根创业的机会将越来越少,小型创业公司的生存空间也将越来越小。”游庆冀认为,多数投资人将变得更加谨慎,过去1000万美元可能会投5个项目,每个项目200万美元,但是现在更多投资机构的做法可能会是,用单笔1000万美元或更大金额去支持那些规模较大的公司,这样就会造成过了B轮的公司融资将变得相对容易,因为标的变少。游庆冀同时也向TBO透露,元钛长青也在进行几宗数千万美元的项目。
高山也认为相对于2016年而言,2017年的资本市场将会转暖,但投资仍主要集中在A-D轮等中后期的项目上。“未来更多的机会在于横向的并购整合。”
晓阳对这种趋势表示认同:“我觉得现在已经从早期的投资阶段到了整合并购的时代,整合并购会是未来主题投资的一个大方向。”
而事实也是如此。据云投汇·云天使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显示,2016年的在线旅游早期投资比例在75.2%,B轮投资占比9.4%,C轮之后及IPO上市等占比为6.8%。相较于2015年与2014年,早期投资的比重有所下降(2015年为89.1%,2014年为82.2%),战略投资、并购阶段的投资增长较为显著。
另外,从近两年整体的投融资案例来看,资本向资源端倾斜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从携程投资并购北美两大地接社到华侨城认购云南世博城,再到扎根于海岛游的趣旅获4000万美元B轮融资,都可以看出,无论是战略投资还是财务投资,投资标的都偏向于资源端。
对于为何会选择投资趣旅,游庆冀表示,其实他们在2015年决定投资趣旅速度非常快,也根本不关心是否有跟投。“因为我们有对行业深入研究之后得出的投资逻辑支持,但是在那个时间点资源端的项目肯定不是多数投资人喜欢的,因为他们都喜欢看似回报更快的轻公司。而我们的判断是,这样的公司在旅游业反而有机会,最根本的是我相信服务的价值最终会有体现,而OTA不可能在服务端真正有所建树,大家分工注定不同。因为对资源和服务端的偏爱,2015年8月一个行业论坛上,甚至有人送我一个外号叫‘游资源’。”游庆冀笑道。
“我们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产业投资者,以趣旅为例,我们是重度参与的投资者,从战略、组织和执行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但原则是不给创业者添乱。或许未来我们会和趣旅一起联合投资甚至控股一些公司。”
重生还是灭亡?
投资者变得越来越理性,那在他们看来,旅游创业还剩下哪些机会呢?游庆冀告诉TBO,对于初创公司而言,重的机会很少,因为没有太多资金支持拿资源,而在相对较轻的创业机会中,他认为三个方面或许还有机会:AI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应用在旅行的某些环节,价值是提高效率;在旅游供应链条长、复杂和分散等特点下,做B端的信息化服务和资源整合也有机会;另外,随着一批批KOL的兴起,用户将逐渐分流,形成巨头之下的无数”小山丘”,但旅游内容的机会是长线的。
“在旅游供应链环节的信息化建设方面,比如说酒店的WiFi服务商,很容易与客户形成连接,进而为酒店直销化冲动进一步提供工具;再比如景区票务的GDS,虽然有人在做,但是目前没有哪家大规模的公司出来。”游庆冀谈到。
不过他也深知里面还存在很多坑。以人工智能在旅游中的应用为例,最典型的场景便是行程规划,游庆冀认为,很多创业公司最开始掉进的坑便是“希望工具代替人做所有的旅行决策”。“很多公司都打出‘一键智能生成旅行方案’的概念,但显然那是不靠谱的,工具只能代替人做有限决策,因为旅游跟人的情感高度相关。”
而在高山看来,以AI、人工智能为创业方向的项目,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在旅游行业,大数据基本都掌握在大的OTA以及游记攻略类网站。“如果技术算法是好的厨子,数据是原材料的话,光有好厨子,食材不够或者不新鲜也做不出满汉全席。”
另外游庆冀认为,解决供应链的信息化问题,最可怕的是贪大求全,做整体解决方案。“这样的公司往往什么都做不好。”游庆冀说,“无论是软件服务还是平台型服务都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他以德比软件为例,“德比只做连接,在这个方向上做到极致,所以既不和OTA竞争,也不和PMS厂商竞争,跟他们都是合作关系。”
但高山似乎更加悲观,他认为:“未来旅游创业几乎没有任何机会。”而他的判断并不是没有依据。大树底下无杂草,如今大的OTA和旅游集团都在整个旅游产业链里面做垂直一体化的布局,从前端的流量、中间的产品组合、再到后端的资源无不涉足,而对于既没有流量又没有资源的初创公司而言,必然活得异常艰难。
“未来如果说还有一些窗口和机会的话,或许就是各类细分主题以及‘人群+旅游’的模式,比如摄影+旅游、游学、老年游等等。”高山说。
但他也承认这种旅游方式在发展中将面临诸多挑战。虽然相较于OTA,这类公司在机制上更加灵活轻便,对产品和用户的理解更有优势,但仍然无法摆脱流量和资源两座大山。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去年创业公司倒闭潮的出现,这轮估值泡沫逐渐破灭,留下一个越来越冷静的行业。“将死的应该尽快自行了断而超生,这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先活下去再找出路’的思维在旅游行业行不通,巨头们也在快速觉醒,这是最可怕的。”游庆冀表示。
或许,留给旅游创业者的机会真的不多了,它们中有多少能活过2017?我们并不能就此下结论。但是已经上路的创业者仍然坚信,依靠自己能够杀出一片未来。
“创业者不死,项目就不会死。”杨巍在朋友圈写到,“相信坚持和转型,可以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