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从业者带你读懂旅游目的地营销22个真相
2016-12-05
这几年,从国家到省、市、县乃至乡镇村各级行政机构的目的地营销需求的激发和扩张,叠加之线上线下旅游企业产品营销的目的地因素,进而形成了日益庞大的目的地营销市场。混迹其中,理出几句只言片语,或者是管中窥豹,也可能是盲人摸象。
1、这个世界上自打有了旅游业,也就有了旅游营销推广;自打有了旅游局,也就有了营销推广职能。没成想,这个领域好像明白人特别多,人人都能摸上一把,插上一腿,好像一点门槛都没有,各路广告圈、传媒圈、其他圈的伙计们一撩腿就趟进来对目的地营销指点江山。不过基本套路大多是在旅游局官网上摘一段领导讲话,来几个数据,套上广告形式,齐活。
2、一个行当或者一个领域没有专业门槛,大多是内因,在旅游目的地营销这个领域亦如此。
3、任何专业领域都得有“底子”和“套路”,瞅瞅海外的目的地机构的网站,这个“底子”很是厚实,比如客源地营销培训机制,澳大利亚旅游局已经实行了26年,这个“底子”之上的才是看得见的“招数”。没有了“底子”,目的地营销就成了“拉广告”和“做广告”。
4、如同当年澳大利亚大堡礁营销案例一样,最近瑞士小镇电话营销案例一时也人人皆知,怎么不见国内的案例这般热乎?尽管这个“十大”那个“十大”喊得山响。打电话的人不见得去旅游,主要是吸引网上和社交媒体上看到的人。
5、旅游展览年年搞,运小册子、发小册子和拾小册子的戏码也年年上演。专业的旅游展览公司不只是搭个台子,更要专业化的运作,到现在没见过专业的,可能真没有。
6、见过日本人搞得目的地营销旅行商渠道评估指标,密密麻麻几十项,很见功底。目的地营销也有基本建设,只是很多时候忙于“招数”,而忽视了“底子”。
7、目的地营销中有三个协同:形象营销、信息营销和产品营销的协同;不同营销渠道之间的协同;不同层级的目的地之间的协同。摸清了这三个协同,目的地营销才算登堂入室。
8、如果看见一家公司拿着一个营销方案,换个名字就去对付省、市、县各级旅游局以及景区,那就可以断定这家公司是忽悠。
9、国家和省一级目的地应该更注重营销基础建设,而且有形的基础建设一般很容易,无形的就很难。
10、都是蒸蒸日上,形势一片大好,唯独入境旅游,还是有点上气不接下气,现在看来是到“底”了,也就到了抄底的时候,包括旅行社还有营销公司。
11、听说国内有一家公司,拍摄了一批目的地和景区的照片,攒了几个网站,搁在网上。一些旅游局、景区和旅行社用百度搜着就下载使用,建设自家网站,搞展览,印小册子。这家公司就打版权官司,很是赚了一笔。自个不干,就有人设局。
12、VR很火,在旅游行当也火。在目的地营销中,拍VR是一回事,受众戴着眼镜看又是一回事。现在能想到的场景是:在旅游展览、旅游咨询中心、旅游营销活动还有在旅行社的门市等,传播渠道想清楚了,再拍也晚不了。
13、OTA里吃目的地营销这碗饭的伙计还是很少,来来回回就是这么几个人,还得忙着签战略协议,数战略协议。广告公司可不闲着,拼命向里挤。
14、旅行社搞大了,都会有目的地营销功能,也会有目的地营销生意。如果没有,那还是没搞大。
15、山东有个莒县,旅游局的伙计问:“可以用《勿忘在莒》搞个演出来营销吗?”可能不成!这个成语大陆人知道的不多,台湾人知道的很多却不能这么干。目的地营销最大的坑就是自家的孩子万般好。
16、这几年呼啦啦上了一大批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的营销也就成了不大不小的市场,这回应该是本地化媒体渠道唱主角。对于乡村旅游营销来说,周四周五可能是黄金时间,可以说走就走。
17、今年山东在微信朋友圈尝试根据性别不同投放目的地温泉不同的广告,男性和女性的投放效果有很大不同。海外目的地机构在Facebook已经开始针对不同的人群投放目的地不同的广告形式。
18、高铁旅游广告这么多,车上的人却埋头看手机;地铁旅游广告这么多,车上的人还在埋头看手机。听一位广告公司的伙计说,代理的媒体覆盖多少亿人群。媒体又不是太阳照耀大地,他们不抬头,咋办?
19、一部分听广播的不去旅游,一部分去旅游的却听喜马拉雅。猜猜看,是看《中国旅游报》报纸的人多,还是看《中国旅游报》微信号的人多?
20、电影《心花怒放》里有一句台词:当初多少人就因为一句“会当凌绝顶”就呼啦呼啦上了泰山。在目的地营销中传统媒体“心虚”的就是拿不出踏踏实实的效果数据,现在可好,网络效果数据也开始有点不踏实,比如网红的直播。
21、旅游规划分两种,一种是执行的;一种是没执行的。很少见到特别棒的目的地旅游营销规划,大多摸起来不能使。
22、目的地营销的专业,目的地机构的专业思维和专业的运作机构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