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低价游”整改不到位 9大旅游企业遭点名批评
2016-10-30
我国对于“不合理低价游”的整治呈持续加压态势。国家旅游局官网披露,在10月28日召开的整治“不合理低价游”情况通报会上,该局点名批评了业内9家主流旅游企业,尤其是对驴妈妈等向社会作出承诺后又整改不到位的企业提出了严厉批评。
此次通报会上,被国家旅游局点名的9家企业包括众信、蚂蜂窝、游尾会、驴妈妈等。据了解,截止目前9家被点名批评的旅游企业已下架涉嫌“不合理低价游”产品800多条。国家旅游局强调,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继续坚持“组团社和地接社同步治理、目的地和客源地同步排查、线上线下旅游企业同步清理、集中整治与常态机制同步推进”四个同步,更严格地对“不合理低价游”进行监管和处置。
在10月13日,国家旅游局就已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整治“不合理低价游”专项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为期半年的整治专项行动。通知中重点强调了要清理、查处、关闭一批违法违规和严重失信发布“不合理低价游”信息的旅游网站和广告,并提出了专项行动的主要任务是严打低价产品、遏制“不合理低价游”势头,严查合同签订、切断链条,严管购物场所,堵住源头,整治结果将会每月通报一次。而此次通报会正是“通知”印发以后首次召开此类会议。
旅游业专家刘思敏告诉记者,目前低价游中违规行为普遍存在,而这种存在正是来自于旅游行业激烈的竞争。旅行社根据游客的消费心理,推出一系列直观的低价产品吸引消费者。而事实上,这样的低价产品盈利空间是很小的,甚至是赔钱的;市场上所谓产生暴利的低价游产品,更多的是那些进行强制性消费,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规商家。
尽管国家旅游局对于违规低价游的惩治力度一直在加强,但今年“十一”期间,全国范围内依然接收到了不少关于“不合理低价游”的投诉。对此,刘思敏认为,目前在国内旅游市场所产生的问题,光整治表象是没有意义的。最根本性问题就是要利用有限的法律资源及执法资源,集中力量来打击强制游客交易的行为以及假冒伪劣商品。而要进行有效打击,就需要修改旅游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加大惩罚性赔偿的力度。
刘思敏还进一步建议,我国应将“不合理低价游”的处罚条款进一步细化,更具有操作性。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够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增大消费者的维权收益,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性价比,以此来调动游客维权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打击违规低价游的行动中来。